进入到下半年,在政府购车政策的加持下,7月份汽车市场销量有了极大的提升。据乘联会数据显示,SUV整体销量达83.2万辆,同比增长18.9%,具体进入到前10有哪些车型?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NO.1:比亚迪宋新能源
销量:37784辆
宋系列再次获得榜首的位置,自从加入DM-i超级混动系统之后,销量就开始飞速上涨,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和出色产品力让它大受追捧。提车周期基本都是两个月起步,如果产能可以提上来,那么我相信宋新能源系列会更加优秀。
NO.2:哈弗H6
销量:24374辆
哈弗H6在7月得到一定程度复苏,来到榜单第二位。不过对于H6来说,虽然这个成绩还是优秀,但对比过去常年第一的话,还是算得上是退步了。究其原因不是H6不好,而是现在市面上的竞品不仅数量多了起来,而且在产品力方面也不输H6多少,选择多了起来就没必要抓着H6不放。
NO.3:本田CR-V
销量:22636辆
CR-V在国内一直都是口碑非常不错的车型,再空间、养护费用、燃油经济性都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值得一说的是,全新一代CR-V已经在海外市场正式发布,国内也已经申报完成,预计很快就能正式上市。
NO.4:比亚迪元PLUS
销量:19239辆
作为e平台3.0的紧凑型SUV,比亚迪元PLUS外形年轻时尚,非常适合年轻消费者。目前元PLUS已经成为比亚迪非常重要的一款车型,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3万辆。
NO.5:长安CS75
销量:19122辆
作为曾经仅次于哈弗H6的车型,CS75系列在过去一直都相当受欢迎。年初的时候还推出新一代车型,外观、内饰、动力等方面都得到提升,不过它的问题还是和H6一样,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市面上选择太多了。
NO.6:荣放
销量:16208辆
作为合资紧凑型SUV中的标杆产品,荣放在十多年时间内收获了很多市场口碑,尤其是这一代车型换用TNGA架构之后再底盘质感和操控体验上都得到明显提升,并且提供混合动力选择,满足更多消费者。
NO.7:日产逍客
销量:14918辆
虽然车型年份长,但逍客的销量还是非常不错,7月销量达到14918辆,也是前10当中的一员。事实上,大部分买逍客的朋友并不会关心它是不是新款,他们只是想找一辆价格适中、空间比较大、坐起来舒适、质量可靠、燃油经济性出色的SUV,而逍客刚好能满足所有要求。
NO.8:途观
销量:14416辆
大众途观也是20-25万价位被消费者所追捧的车型,大众的品牌光环让这款车一直都不愁卖。不过途观也到了临近换代的时间点,海外已经有谍照出现,预计不久后就会正式亮相。
NO.9:奔驰GLC
销量:13590辆
奔驰GLC保持每月一万销量的节奏,除了产品力之外,还和奔驰的品牌光环分不开关系。值得一说的是,新一代奔驰GLC已经在海外正式亮相,新车外观和内饰都得到显著提升,今年内有望在国内正式上市。
NO.10:奥迪Q5L
销量:13535辆
奥迪Q5L市场表现一直不差,这主要是因为在终端市场上的优惠也非常可观,是BBA当中优惠力度最大的车型,所以对比同价位竞品更有性价比。如果手上预算有限,奥迪Q5L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
以上10款就是在7月被“卖爆”的SU,V综合来看,虽然榜单上的车型变化不大,但排名已经发生了变化,自主品牌已经逐渐占领了上半区。这也说明国内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认可度已经逐渐提升。
3.0T的燃油版坦克500会不会绝迹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极氪私有化。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半年全球销量下滑,中国市场下滑近三成,保时捷何去何从?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为安全兜底源于技术自信!秦L引领智能泊车进入“安心”时代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极氪汽车全面私有化,“一个吉利”战略进一步深化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35+正是闯的年纪?长城、小鹏打破焦虑,突然专招“大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