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22:20分,何小鹏发了一张憋了好久的合影,配了一段百字口水话,给车圈送了一个大瓜。
好久是多久?据说是去年三季度。
网上还有另一篇大几百字的作文,出自“贝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老大贝瑞德。
贝哥不仅回应了与小鹏的牵手,还官宣了奥迪品牌与上汽的战略合作,顺带领着大家回顾了他们(主要是CARIAD)近大半年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和国轩高科等本土科技企业的合作。
这篇作文的中心句是什么?答“在中国,为中国”不会错。
不过,从现有中国车市目前惨烈且奇葩的竞争格局来看,上面六个字如果变成“在中国,保中国”更符合大众的焦虑心态。
比亚迪把一汽大众从厂商NO.1的位置挤下来,上汽大众掉到长安、吉利之后,大众和中国市场的关系就开始“拧巴”了。
2023年1-6月,大众集团全球销量达437万台,同比增长12.8%——各区域都在增长,除了中国。上半年,大众在中国卖了145万台车,同比下降2%。中国市场占到全球销量的33%;而去年同期,占比为38%。
大众有十个鸡蛋,长期放三、四个在中国篮子里,看到这个趋势,能不急么?
中国老百姓爱电车了,所以大众不香了?这个说法对,也不对。和日系车企的固执、摇摆不同,大众是全球All in电动车最早最坚定的汽车集团。
2021年,大众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了5座MEB工厂,最大生产能力是90万台/年。其中,两座都在中国。可见,大众对于中国电动车市场前景多么看好。同时,它对自己也很看好。
这个时代最痛苦的就是,你押对了趋势,但趋势却没有带你飞。
从市场表现来看,南北大众均在销售的ID.系列根本装不满大众的“中国篮子”,更难受的是,上汽大众ID.家族2023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已经是合资电动车型的“销冠”。
油转电时期,合资品牌车型在中国正从“普遍被认同”陷入“普遍被排除”的认知困境。大众,最不服气。
今年4月,据说大众专门包了两架飞机将大众、奥迪、保时捷品牌的董事会成员从德国空运到上海车展现场参观。随后,CARIAD的CEO、CTO、CFO都被换掉,只留人事主管 CPO。
潜在大众身后,CARIAD对于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太陌生,但它的项目却承载了大众全村的转型希望。这家公司的名字来自"Car, I am digital."缩写,大众前CEO迪斯本指望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凭借CARIAD追赶特斯拉。
由于没有按时交付出新的软件平台,导致大众集团多款车型延期交付——原因很复杂,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追不上特斯拉就算了,但起码要达到中国消费者能接受的水平吧!大众还是很有血性的,前期投了没效果怎么办?咱们继续投,换对象投!中国车很卷,我们不要怕,和他们一起卷,一起进步。
我们翻回贝哥的小作文,他在结尾的时候借何小鹏的话强调了一下:“大众汽车集团是深入理解中国市场及文化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这个评价令我和我们的团队也深感自豪。”
不妨去掉“之一”?比起等中国车企“烧死”再来抢市场的起亚、降价了还要怼理想和未来的丰田,来自德国的大众说话情商(求生欲)高出不少。既然现在消费认知都已经改变了,那么抢占市场之前,确实可以深入学习下中国文化。
现在中国倡导互利共赢,和气生财;不要一家独大,不要你死我活。
但再好的倡导,也兜不住中国数十家电动车品牌家家都好好活下去。小鹏虽然没进过ICU,但低谷的滋味也尝够了。官宣和大众合作的那一刻,资本市场又向小鹏露出了大大的笑脸。钱,才是最聪明的东西。
大众为小鹏增资7亿美元,持有4.99%股权,并获得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观察员没有决策权,但有知情权。大众买了一张小鹏董事会的座位牌,透过小鹏,大众可以充分感受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加速度;而初创变革中的小鹏团队也迎来了“黄药师”,在动荡江湖之中,小鹏稳了很多。
大众贝哥情商真的高(或者说是他背后的公关团队),小作文一开始就说“强强联手”。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小鹏和上汽算强么?大家可能会说,还可以吧!毕竟,中国还有华为。
要解决软件“老大难”,大众为何不找华为?每年都要传一次绯闻,但不会修成正果——因为华为太强了,强到被打压、被质疑、被防备,强到它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和车圈好好交朋友,被称为海王......以大众的咖位,想玩顶级“强强联手”不现实。这一次,相对较小,不构成威胁,小鹏被大众选择。
话说回来,真正的强强联手也未必能掀起多大的浪,很可能是各忙各的。比如丰田和比亚迪一起造了台无人问津的bZ3。
大众和小鹏合作也是要造车的。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在合作初期,大众和小鹏汽车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全新纯电动车型,计划2026年上市。这两台车专属中国市场,独立于MEB平台之外。
按照现在中国车市的演变节奏,我们对2026年的新车不敢表示任何猜想。活着,就好吧!
【写在最后】
拿市场换技术,是老一辈汽车人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的初衷夙愿。燃油车时代,这个进程曲折又缓慢。一面是海外品牌高歌猛进,分享市场繁荣;一面是自主品牌卧薪尝胆,拼命借鉴赶超。
如今,赛道切换,大家终于有机会坐上一张桌子谈话了。中国汽车人当初选择“拿市场换技术”,那么老外也可以“先拿资本换技术,再拿技术保市场”。总之,多交朋友总没坏处,德国朋友们是想明白了的。
电动化方兴未艾,但新的牌局总算开始了。
巨头净利润暴跌70%
又被黑了!谁这么恨比亚迪?销量高惹的祸?
曾经统治豪华车市场的“三剑客”,此刻仿佛被困在一场没有倒计时的“饥饿游戏”中。
“特斯拉在英国销量暴跌62%,大众比亚迪却逆势狂飙194%和311%!Model Y五年不改款遭嫌弃,中国电车用500公里续航+15万价格碾压欧洲市场,马斯克再不行动就晚了。”DeepSeek最近给欧洲的电动车市场做出以上小结。
2025年的车市竞争愈发激烈,各大车企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力厮杀。在众多汽车品牌中,广汽传祺的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从2025年1月至4月,其单月销量连续四个月同比下滑,这样的成绩不免让业内人士和消费者都为之捏一把汗。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广汽传祺目前的困境,以及它在下半年......
最新数据显示,长安汽车4月总产量194304辆,同比减少6.77%,总销量为190661辆,同比下滑9.27%,1-4月累计销量895848辆,同比微降0.71%。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当燃油车基本盘加速萎缩,新能源转型尚未形成有效支撑,长......
长安罗勇工厂
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今天,各家车企都开出了很多人预想不到的价格,而且在保证低价的同时还做到了“大满配”。汽车作为一个商品,总是要为企业去盈利的,合理的调配用料也是一种商业手段。但是有这么一个中国品牌,偏偏喜欢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堆料,这就是奇瑞。
在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为双边友谊注入产业新动能,获泰国总理佩通坦高度认可。
坚守安全高底线,2025奇瑞汽车安全之夜盛大启幕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朱华荣拜会泰国总理佩通坦
三大省心承诺,两大项目焕新,美孚1号车养护开启五周年庆典
奥迪计划出售旗下Italdesign设计公司,以节省开支
都说今年是“智驾普及元年”,前不久工信部也对辅助驾驶功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汽车厂商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来普及辅助驾驶?普通用户在使用辅助驾驶时,又该注意哪些事情?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
试完福特Ranger游骑侠,我这台星际X笑到了最后!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朱华荣拜会泰国总理佩通坦
任何形式的黑公关的都不应该被接受
近日,国新文化(600636)对外披露了2024年财报。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295 万元。另外,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89万元,同比增长33.94%,呈显著优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新文化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
奇瑞以“技术立身”,持续兑现新能源与智能化“不客气”承诺的同时,将安全基因刻入品牌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