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纯电新车的销量分析,今天我们来聊聊6月份那些重点燃油和混动(增程)车型的表现。
哈弗枭龙MAX
6月份上险量:4092辆
上市/换代时间:5月15日上市
在主流家用市场,如果说行业里有让几乎所有车企都感到压力和紧张的“公敌”,那么轿车类别无疑是秦PLUS(参数|询价) DM-i,而SUV类别就是宋PLUS DM-i(参数|询价)了。
自宋PLUS DM-i成月销2、3万辆的爆款后,其它自主厂商都很快推出了相应的对标车型,例如吉利的星越L(参数|询价) Hi·X,哈弗的H6 PHEV,长安的UNI-K(参数|询价) iDD,以及奇瑞的瑞虎8(参数|询价)鲲鹏e+等等,它们有着和宋PLUS DM-i相似的定价、尺寸,各自混动系统的性能也可圈可点,但是销量层面,这些车型无一例外都只有宋PLUS DM-i的零头……的零头。
技术储备方面,起码吉利和长城,是具备在混动领域与DM-i进行竞争的潜力的,而在涵盖设计、质感、操控、性能等整体造车层面,它们甚至更是具备优势的。这个状态意味着,其它自主厂商是不可能将市场拱手让给比亚迪混动系列的,只是在这个领域,它们需要进一步加码。既然基于现有车型的混动版效果不佳,那就干脆直接开辟新的系列、甚至新的品牌。
枭龙系列是哈弗品牌对标DM-i系列的全新阵容,已经上市的两款车,枭龙对标宋Pro DM(参数|询价)-i,体量更大的宋PLUS DM-i,则交给了枭龙MAX。5月中旬上市后,枭龙MAX交出了第一个完整销量月份的成绩——6月上险量4092辆。
对于这个成绩,基于不同视角,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和此前哈弗的PHEV车型相比,枭龙MAX可以说实现了量级的突破;而和它的对手宋PLUS DM-i相比,后者6月上险量24496辆,零头就盖过了枭龙MAX。
从产品力来讲,枭龙MAX在价格上并没多少优势,但是它全系标配的基于Hi4布局的四驱系统,以及明显大一圈的车身尺寸,对于不那么坚定的宋PLUS DM-i的潜在客户,确实有着明确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6月份宋PLUS DM-i的销量依然很强,但对比之前几个月,它从3月份的3.17万辆,环比已经连续下滑了3个月,也正是枭龙MAX上市的5月份,宋PLUS DM-i跌破了3万辆。
当然,宋PLUS DM-i在6月进一步下跌到2.4万辆,背后或许还有另一个角色的功劳——就是吉利的银河L7。
不过,6月19日宋PLUS DM-i推出降价增配的冠军版,它对当月销量的影响到底是不是正面的,目前还不好说。如果接下来7月份宋PLUS DM-i的销量依然在2.5万辆以内,那么基本可以确认,枭龙MAX和银河L7,甚至长安的深蓝S7增程版等车型是真的让比亚迪感受到压力了。
吉利银河L7
6月份上险量:4320辆
上市/换代时间:5月31日上市
赶在5月底上市的吉利银河L7,6月份也是其第一个完整销量月。和枭龙MAX相比,它对宋PLUS DM-i的对标要更直接,因为银河L7没有像枭龙MAX那样的更大尺寸和全系标配四驱的优势,它的路线非常明确,就是价格死死咬住竞品,并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更好。
这个“更好”有什么具体体现呢?浅层面就是更为激进的外观和内饰,让其更有新能源车的气质,而配备的副驾娱乐屏、零重力座椅这类新潮配置,都是宋PLUS DM-i所不具备的。
深层面的话,则体现在吉利这套3挡 DHT混动系统,有着更强的高速动力优势,而在转向、底盘、整体操控层面,eCMA架构的优势也被体现出来,机械素质明显是比宋PLUS DM-i更强的。
整体来讲,如果不是“新能源车必买比亚迪”的话,宋PLUS DM-i和银河L7之间,应该还是有不少人会把票转投给后者的。巧合的是,银河L7首月销量成绩和枭龙MAX非常相近,6月上险量4320辆,这也符合两款车型各自产品竞争力的表现。
接下来的重点是,银河L7和枭龙MAX这种认真杀入混动领域的产品,到底能不能真正动摇比亚迪的主导优势——如果它们的销量能有进一步增长,且随着深蓝S7这种增程路线的产品加入,主流混动/增程的新能源市场,才真正进入了正常的竞争态势。而新一轮的行业内卷,也将正式展开。
魏牌蓝山DHT-PHEV
6月份上险量:4720辆
上市/换代时间:4月13日上市
5月份蓝山DHT-PHEV上险量达到2794辆,我还怀疑这个数字背后是否有厂商支持的水分,而6月份4720辆的成绩,就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从某个角度讲,它算得上这两年最出乎我意料的一款车。
4720辆是什么概念呢?魏牌当月总销量5868辆,蓝山一款车占比达到80%,这个比例本身就足够夸张,而更奇葩的是,它是魏牌当前最贵的车型,而20万内的拿铁(参数|询价)、摩卡、玛奇朵(参数|询价)等车型,加到一起不到2000辆。
横向对比,领克09 PHEV(参数|询价)的定位比较接近,领克品牌整体的销量比魏牌强很多,但领克09 PHEV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是1697辆,近半年月销已经不到1千辆。
正是这种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让蓝山如今接近5千辆的销量显得有些匪夷所思。产品力方面,蓝山四驱版本指导价30.88万,和同类标杆车型的理想L8的入门版相比,只便宜了3万元,考虑到魏牌在新能源市场号召力,如此接近的定价,似乎很难说服足够的消费者去选择它。
非要以马后炮的角度找原因,那么可能一方面市场对中大型三排座新能源SUV确实有足够的需求,另一方面或许也有觉得理想L8/L9太贵的人,发现蓝山各方面也不差,就转化了过来。
不管怎样,几乎陷入绝境的魏牌,终于在蓝山这款车上实现了突破,除此之外,市场也看到了人们对30万级中大型三排座新能源SUV的需求潜力。如果蓝山的成绩能持续、甚至进一步增长,那么各家车企的下一步重心,或许也很快就会跟进。
理想L7
6月份上险量:12345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3年3月开始交付
3月开始交付、4月上险量破万,之后的5、6月份,理想L7又保持了小幅而稳定的增长,6月份的销量数字形成了12345的“顺子”。这个月蔚来依靠新ES6重回万辆规模,但看到总销量不及理想L7一款车,内心应该还是很难真正开心起来。
而理想在6月份更重要的突破,是品牌层面月销量终于突破了3万辆,这距它在去年底突破2万辆,刚好用了半年时间。而和这个销量突破相比更让人振奋的是,理想L8、L9的销量又实现了回升,L8是9822辆、L9是8464辆。
这意味着理想打破了很多新品牌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由于车型相似、受众局限,导致新上产品对现有车型造成蚕食,总销量无法随着产品拓展而增加。相比蔚来和小鹏,理想三款SUV的相似度明显要高得多,即便如此,这三款车却各自实现了万辆左右的规模。
理想下一步的重点,将投向MPV的领域,这种“沙发大彩电”的路线为什么能这么火,增程路线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也值得其它厂商更深入地评估一下了。
6月上险量:1718辆
上市/换代时间:5月25日上市
到了2023年,处于三线边缘地位的传统合资品牌,基本都拿出了自己压低售价、破釜沉舟的重磅产品,而这种姿态如果仍换不来销量的话,合资品牌的新一轮退市,就难以避免了。
自2022年开始,马自达的整体月销量就基本跌到万辆以下,除了昂克赛拉(参数|询价)、CX-4(参数|询价)之外,其余车型全部都陷入月销三位数的状态——5月下旬上市的全新车型CX-50(参数|询价),就成了决定其未来的关键产品。
可惜的是,在6月这个完整销量月份,CX-50只售出了1700多辆,起售价16万、顶配20万,标配L2级驾驶辅助,这个定价对马自达来说无疑已经给出了最大的诚意,但即便是刚刚上市时,这款车也没能吸引到多少关注,很快就被淹没在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车型中。
对于这款车,也没有多少可分析的价值,不足2千的月销量也在预料之中,只能对马自达粉丝说一句,且行且珍惜吧。
文|冰心皮蛋
图|网络
最近的这几天,全国各地的气温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北方地区甚至开启了一秒入冬的模式。不过和严寒的天气相比,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却异常火热,像是在这段时间,想要冲击年销量300万辆的比亚
伦敦,2023年11月30日– 由普林斯·格亚西(Prince Gyasi)拍摄的2024倍耐力年历今天在伦敦发布,以“永恒(Timeless)”为主题,旨在致敬那些在他眼中与众不
日本消费者更偏爱购买怎样的车型?如果预算和配套条件都管够的话,那答案当然是MPV或者MPV风格的厢式车。在日本这个400万量级的汽车市场中,MPV大类的销售占比可以做到将近20%左
吉利旗下的新兴力量极氪品牌,自首款车型极氪001面市以来,便有“一鸣惊人”之势。然而,极氪001的定位偏向于运动猎装的中大型轿跑车,这意味着在主流的高端新能源中大型轿车市场,极氪品
都说智能化是汽车市场下半场竞争的主旋律,所以各家车企都在卯足了劲儿吹自己的智能辅助驾驶多么多么厉害,有的甚至吹自己是L2.9999,之所以不敢吹L3是因为法律法规不允许,所以大家都
搞事情?徒有其表还是真有实力?比亚迪唐DM-i凭什么保值率这么高
对于韩系车的颜值,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消费者表示认可的,韩系车本身在国内市场上的发展是没有多大问题,旗下车型品质也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18年之后的韩系车竟然迅速从主流
这年头只要是有华为赋能的汽车,甚至是只要有丁点华为的元素都自带流量。所以我们看到,问界M7订单爆了,和华为合作的长安股票涨疯了。而昨天,还没上市就收获超高关注度的智界S7终于上市了
今天,宝马和奔驰双方在超充网络上建立合作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报团取暖,宝马和奔驰昔日老对手也不例外。不过话说回来,他俩怎么不带奥迪玩呢?
11月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指导,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与运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简称“运城经开区”
近日华为和长安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掀起车圈不小波澜,但是这背后,或许还有一只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福特蒙迪欧大马力E-混动版进阶入列:新一代蒙迪欧家族扩列,推出搭载大马力E-混动系统的全新车型序列,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厂商指导价18.98万元-21.98万元。市区工况油耗低至3
补能和续航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两座大山。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纯电动汽车补能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不少纯电动汽车综合续航里程都能突破600km甚至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