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固态电池的搭载,并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
近日,根据外媒报道,丰田计划将于2030年之前,小批量生产约1万台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这也是对此前丰田宣布计划量产固态电池汽车信息的一项具体时间表的补充。
根据丰田所提出的时间表,在2026年及之前,纯电车型的电解质依然以传统液态形式为主。这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普及,包括两条路线:达到600km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SOC 10%-80%快充时间30分钟,可以相较现款bZ4X电池成本降低40%;以及高性能版电池,2026年续航可达800km,2027-2028年可达1000km,10%-80%快充时间仅为20分钟,电池成本同时相较现款bZ4X降低30%左右。
在这一阶段,丰田预计会在电极结构上做出一定调整,由单极电极改成双极电极,大大减少电极之间连接线束的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的能量密度。
接下来的2027-2028年,是向固态电池技术切换的关键节点。最晚2028年,丰田第一款固态电池的车型,也将实现1000km续航,同时10%-80%快充时间被压缩至10分钟。这些样车会在2030年前生产预计一万台,相较丰田集团2030年前纯电车型总销量350万台(含雷克萨斯)的目标,只算九牛一毛。而在2030年后,固态电池才会真正实现大批量生产,预计续航可达1200km。
这其中,丰田的长期合作伙伴——出光兴产,将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出光兴产作为供应商,在国内的知名度不算太高,此前主要聚焦石油化工领域,丰田混动车型的低粘度机油,便是由出光提供。
而此次出光为丰田提供的,是固态电池的关键部件——电解质隔膜。出光的电解质隔膜采用硫化技术路线,这也是其老本行石油化工领域原油脱硫环节的副产物衍生出的方案。相较锂氧化物方案,目前行业公认这一路线的电导率相对更有优势,但是在机械性能和耐久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此前丰田和出光联手宣布,其在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已实现了突破,预计其核心的机械可靠性与稳定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出光自2001年便开始相关研究,目前,丰田携手出光,在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储备上,合计有大约200项核心专利,这也是其技术得以逐步落地的先导条件。
但即便如此,固态电池最终实现商业化,还需要生产环节的大量实践尝试。丰田和出光给出的时间表,相对而言非常保守,仅预期在2030年前生产一万台试制产品,可见固态电池从性能过关到最终量产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出光也表示,供应这一目标所需固态电解质隔膜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可以推测的是,即使成本存在一定的挑战,至少这些产品可以作为一款完整可靠的商品推向市场(有点类似目前丰田在市场上推行Mirai氢能源车的思路)。所以只推出一万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是丰田控制试错成本的举措。
丰田的技术路径规划,既能看出其先导性研究的技术储备,也充分说明了固态电池量产的难度。对汽车行业而言,尊重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不盲目地放卫星,偷换概念地把固态电池做宣传性的调包,或许相比固态电池技术落地的进度本身,更值得提倡。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温风
星愿屠榜 吉利在下一盘大棋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普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特性,那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看看2024年的全球车企资产负债率,福特负债率84.27%,通用汽车76.55%,大众集团68.92%。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家庭能源系统正从“被动消费”迈向“主动创造”。便携储能全球领导者和全场景家庭绿电开创者华宝新能,日前以一场技术革命回应了这一趋势:在5月7日-9日举行的欧洲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池及储能系统专业展——ees Europe 2025上,华宝新能正式发布......
吉利银河:安全与舒适的完美结合,驾乘体验全新升级!
海外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过高如丰田68%、福特66%,而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5%,吉利、奇瑞也控制在20%以下。这种“无息负债主导”的模式,让中国车企更稳健避免了利息吞噬利润的陷阱。
小米汽车深夜发文道歉,回应了大家近期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呀,一是给小米SU7 Ultra限制马力的问题,二是挖孔机盖的问题
2025年五一假期,哪吒车主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时刻。5月2日清晨,郑州何先生发现哪吒App显示“HTTP 502 Bad Gateway”错误,车辆彻底“罢工”。截至5月5日,超2000名车主在社交平台控诉:远程控车失灵、定位更新失败、甚至因钥匙锁车被迫钻后备厢逃生。一位车主......
因为家庭出行的需要,很多人都会考虑买一辆大型SUV,这样平时出去玩或者假期自驾游一家人都能坐得下。但是大型SUV车身都比较长,开起来会显得比较笨重,尤其是在一些窄路场景下,没有小车来得灵活、好开。可以说,灵活性是很多大型SUV车主最大的痛。那么,有没有空间又大,开起来又灵活的大型......
工信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大众当前面临的利润困境本质上是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成本。
车企财报大揭秘:财务背后的真相与格局分化
豪华SUV的标杆答案!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诠释出行三重奏!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比亚迪海狮07EV护航赵心童夺冠,全球销冠品牌再添星光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盲订开启!华为智驾+500Bar喷射动力超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