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三大重灾区:产品力、智能驾驶、续航里程
前段时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怒斥造车新势力用一些虎狼之词进行虚假宣传事件,引发很多消费者和行业人员的关注和讨论。
《任我明说》2024年第一期,老任和老封就“汽车营销的虎狼之词,是好事还是坏事?”为话题,双方各执一词来聊一聊。
▲任我明说:汽车营销虎狼之词,好事还是坏事?
时长约12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
就当前来看,汽车营销的虎狼之词主要的重灾区有三块:产品力、智能驾驶、续航里程。在这三块,宣传的虎狼之词到底应不应该呢?
一、产品力
产品力宣传的典型虎狼之词有“500万以内最强”、“1000万以内没有对手”、“遥遥领先”等等,它们甚至成为当下的口头禅。
老封反对汽车营销用虎狼之词,认为:多个品牌跟风虎狼之词,背后是产品同质化的焦虑,是营销手段的匮乏,是用户需求洞察模糊的体现。而且,多次使用后,消费感知逐渐减弱,消费者甚至当笑话看,所以是伤害中国汽车行业的举动。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观点有三:
▎任何虎狼之词都有夸大宣传的嫌疑,甚至使用“最”、“第一”等说法是违法广告法的存在;
▎ 当与期望不符时,消费者会认为这个品牌不够真诚;
▎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不正之风。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任认为虎狼之词有它的合理之处:新势力掌门人们用虎狼之词去吸引关注,本质上是要重新定义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天花板,在这个品牌认知混乱的乱世之中让人们“记住第一”,进而掌握细分市场的定价权。
二、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领域的虎狼之词,老封举了三个案例:
案例一、理想早期对辅助驾驶这样宣传:放心开,有我在。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事实上,当时2020款理想ONE摄像头水平覆盖角度为52º,还没有一些售价更低的自主品牌车型上的100º系统先进,侧向识别能力较弱,甚至引发了不少事故。还好,理想后来删除了相关广告语。
案例二、蔚来2020北京国际车展发布NOP领航辅助系统。
▲图片来源:车聚网
当年末在海南试驾NOP时,发现系统对导流线没有识别能力;2023年夏对NT2.0平台的ES6实测时,NOP+依然存在导流线识别困难的问题。据说去年底,蔚来已通过OTA对此问题进行了改善。
三年时间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导流线识别问题,这与它宣传的激光雷达和高算力就有了很大落差。
案例三、零跑C10的NAC功能。
零跑创造的新名词NAC,其实就是城区ACC。它仍需驾驶员一直手握方向盘,充其量只能算L1+的水平,还不到L2级。这种手脚分离的功能,表面看似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实则增加了一定安全隐患。
▲图片来源:车聚网
此外,特斯拉很早就宣传了FSD,但至今未在国内落地,而且不能退款。一些花6.4万购买了该功能的车主,直到卖车都没体验过这种传说中的智驾。
老任补充,智能驾驶分不同技术路线流派,不同厂商的智驾水平也不同。车辆实现智驾有着很多前提条件,包括技术条件、场景条件,但这些多数车企是不会告诉消费者的,仅有少部分车企会告知。例如,一部分智能汽车开启智驾功能前需要驾驶员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消费者了解该车智驾功能相对应的前提条件和边界限制。
另外,消费者并非专业人士,往往会忽视智驾的前提和边界,有些更会全盘信任车企。如厂家宣传智能驾驶全国都能开,消费者可能就以为在全国任何路况都能放心开。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智驾都是有极多的前提条件和边界限制的,而且对于很多的突发状况,尤其是没有发生过的案例,车辆是没有预警机制的。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此外,老任同时提出了汽车在智驾领域上虎狼之词的合理之处:建立在产品力领先基础上的虎狼之词,是合理营销,可吸引用户关注,引导用户消费价格观转弯,从而突出自已在产品定义或者某一方面技术的领先优势。
这些虎狼之词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如五年前ACC还不够普及,但现在10多万以上的主销车型上,ACC、AEB、甚至LCC等功能悉数具备,且产品的性能也在提升,这就是行业的进步。因此,虎狼之词不能全面否认,车企吹过牛,但如今实现了还是很好的。
三、续航里程
影响新能源续航里程有各种因素:行驶速度、天气、驾驶风格、海拔变化、车辆载重、轮胎胎压等等。车企在宣传续航里程时都是在相对标准的工况下测试的,它们宣传时,都是将其成绩最好的一面告诉大家。
冬季续航衰减是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的问题,这跟车速、温度及场景有关。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任站在理工科的角度来看,认为续航里程只要是统一可重复工况下测得,就是合理的。
老封反对,因为厂商连自己宣传的续航都无法显示出来,典型的案例有两个:特斯拉和宝马。
它们的表显续航只显示动态值,虽然准确度很高,但充满电后的表显续航相比宣传续航打了七八折,会让小白用户觉得“货不对板”。
焕新版Model 3的官方宣传续航是606公里,测试时充满电后只有440公里;宝马i3官宣的续航是526公里,测试时满电后只有388公里。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实际续航与宣传续航不符,一些消费者会有巨大心理落差,可能会认为企业涉嫌虚假宣传。
这和油车的宣传油耗还不太一样。电车除了初始里程打折外,冬季还会再次打折,这种“折上折”的续航极大干扰了用户的出行规划;加上充电设施不方便、有的车尾段续航不线性,严重时会导致高速抛锚。
老任提出,车企的宣传续航都有着“解释权”,下面有着带*的一串小字有所注明,都是在相对应的标准工况下测出来的成绩,并不代表你实际行驶的水平。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封建议,厂家将可将其宣传的CLTC值直接显示到系统当中,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标准值还是动态值,按需而用。另外,新能源渗透率已达40%,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将EPA值或动态值放出来,而非CLTC值。当然,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一起推动,未来将更真实的数据由上而下呈现给消费者,减少虎狼之词的误解。
老任赞同此观点,同时建议厂商给消费者做一个能耗表,提供不同车速、温度下的实际续航。
车聚小结
老任总结:新时代需要新营销,金句也好、虎狼之词也罢,都是新势力品牌在建立新认知的道路上,采用的手段,敢于挑战、不故步自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老封总结,并非百分之百反对虎狼之词,夸大宣传是人之常情,但问题是不能双标。如果允许厂家夸大宣传,那么也要允许消费者和媒体提出尖锐批评,而不是动辄诉之500万名誉权;如果要求公众谨言慎行,那么厂家也应减少虎狼之词。否则,有违公平原则。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营销的根本是产品,是对产品优势“划重点”,如果产品没有创新,不能打动人,即便营销话术震天响,也是徒劳。一旦消费者意识到自已上当了,这个品牌不仅会永远失去一个消费者,还会给自已的口碑带来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
最后,各位读者,你们对这几年新势力的虎狼之词是什么态度呢?是真的信得过,还是嗤之以鼻?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畅所欲言。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