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安汽车:寅吃卯粮

长安汽车:寅吃卯粮

汽车K线 3605浏览 2024-08-09 IP属地: 北京
图片
长安汽车为了漂亮的二季度业绩,大幅“透支”了7月产销;朱华荣手握华为这张“王炸”,又被赛力斯反手抢走先机。


2024下半场开局,长安汽车显得颇为被动。
先是在7月初发布了一份归母净利润同比腰斩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月末,在与华为最终签署交易文件的最后期限之前,赛力斯又用一则公告抢走了风头。
长安汽车曾在业绩预告中做出解释,虽然上半年整体盈利下滑,但二季度的表现值得期待。
直到8月5日,长安汽车7月产销快报正式发布,人们才发现,历史同期产销量最强的二季度,其实是依靠“寅吃卯粮”换来的。

被“剧透”的二季度业绩

首先回到7月初,长安汽车发布的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8.19%~67.33%,为25亿~3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5.58%~上涨20.79%,为8亿~15亿元。

图片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

在盈利下降的原因解释中,除了上年一季度并购深蓝导致基数较高,导致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长安汽车重点向人们介绍了今年二季度会有不错的表现,无论归母净利润还是扣非净利润,都将实现同环比增长。
结合长安汽车财报发布的数据,其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96.19%~198.68%,环比预增15.72%~76.17%;扣非净利润同比预增2364.29%~4864.29%(据长安汽车2023年报披露数据而非业绩预告改动后数据计算得出),环比预增516.07%~1141.07%。

动辄三位数、甚至四位数的增长幅度,长安汽车却并没有在公告中披露具体的涨幅数据。关于原因,长安汽车在公告中称,“主要得益于公司品牌向上,产品结构优化,自主品牌盈利稳定;合资业务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图片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

需要补充的是,长安汽车今年二季度销量创出历史新高,产量创下自2018年以来同期的最高记录。不难看出,产销量的强势表现,为长安汽车二季度经营状况带来了明显改善。
需要补充的是,在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中,长安汽车调整了“按份额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非经常性损益”,将上年同期的扣非净利润减少了2.67亿元,使其今年实现同比上涨成为可能。
更多关于业绩预告的内容,《汽车K线》之前在《长安汽车:有苦难言 | K·Data》文章中有更详细的分析,在此不做赘述。

被“透支”的7月

伴随7月产销快报的发布,长安汽车没能将二季度强劲的产销走势,延续到2024下半场开局。相反,看到7月产销数据后,暴露出长安汽车可能玩了一手“寅吃卯粮”。

图片

产销快报显示,长安汽车7月生产14.53万辆,同环比分别下降34.12%、29.83%,销售17.06万辆,同环比分别下降17.86%、24.17%。
上述产销数据,是长安汽车除受春节影响的今年2月之外,自2022年8月以来的新低。
彼时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天气炎热,当地高温限电导致停产。截至7月产销快报发布,长安汽车并未对同环比全面两位数下降的7月产销状况做出说明和解释。
单纯从环比降幅来看,长安汽车今年7月在销量环比创下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产量的环比降幅,甚至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

其实回看近三年同期,长安汽车的产销都会在7月出现环比下降,但过去两年,环比降幅都停留在个位数,这让今年其被二季度“透支”的情况,显得尤为突出。

图片

也就是说,为了最强的二季度,长安汽车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差的7月。
直接导致长安汽车1~7月累计产量陷入了负增长的局面,累计生产137.93万辆,同比下降0.43%。

从销量表现来看,截至公告发布当日,长安汽车是《汽车K线》统计范围内,月销10万辆以上的中国车企中,唯一一家单月同环比均负增长,且达到两位数降幅的车企。

图片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

8月8日,乘联分会发布了最新的市场月度数据,其中在狭义/广义乘用车零售排名中,长安汽车均下滑了两个名次,位列第6位;在批发排名中,长安汽车均下滑了1个名次,位居第5位,是榜单中,下滑最为严重的厂商。
值得肯定的是,长安汽车1~7月累计销量达到150.05万辆,同比仍然保持着5.71%的正增长,全年目标完成率为53.74%,位居行业前列。

当然,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另一个位居行业前列的,仍然是“其他”板块的产销占比。

图片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产销快报」

从单月来看,长安汽车“其他”板块的产销占比,均大幅提升并突破30%,分别为33.51%和32.5%,远高于业内水平。1~7月累计,上述占比分别提升至27.99%、28.6%。
让人颇为意外的,是与此同时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产销占比却在全面收缩。其中单月产销占比分别由64%、62.01%,收缩至49.66%和55.12%,1~7月累计同步由61.6%、61.68%,收缩至59.5%和60.12%。

被赛力斯抢风头的华为引望

就在长安汽车自己“剧透”二季度业绩后不久,赛力斯用一则公告,抢走了长安汽车手中华为的这张“王炸”。

图片

「图片来源:赛力斯公告」

7月28日,赛力斯发布《关于筹划对外投资的提示性公告》,表示拟投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具体投资额、交易方式、交易价格需以双方签订的最终交易文件为准。
公告中提及的深圳引望,正是之前长安汽车最早于2023年11月26日发布公告提及的,与华为合作,并由后者于今年1月成立的合资公司。
彼时的长安汽车直接连续拉出两个涨停,直到今年5月6日,也就是去年11月公告中提到的6个月的签约最终时限前夕,长安汽车再发公告称,“鉴于项目重大性、复杂性及交易各方推进内部程序的需要,项目进度较备忘录中预估有一定延迟。”

最终交易文件的签署期限,也被推迟到了今年8月31日。

图片

「图片来源:赛力斯公告」

就在人们都在推测长安汽车与华为持股比例、还将会有哪些车企加入,赛力斯用一纸公告,将谜团升级,并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一定有人记得,就在去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的次日,第一家站出来称收到合作邀请的车企,就是赛力斯,时至今日,赛力斯可谓“言出必行”,还在公告中透露了长安汽车未曾提及的深圳引望的注册资本、持股情况。
简单来说,这家注册资本10亿元的公司,还没有与长安汽车产生实质性的关系。
次日,赛力斯股价高开并上涨5.32%,而同一天长安汽车却下跌0.79%。

有更多车企加入,对于深圳引望来说是好事,只不过名字并不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1月全球伙伴大会上“随口一提”的“newcool”,也没能按照他当时设想的“长安和华为先做成一个平台,再向全社会开放,服务全产业”。

图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仅以资本市场的视角,长安汽车7月股价终结了月度三连跌,上涨8.64%,跑赢大盘以及乘用车板块。反观赛力斯,则出现了12.61%的下跌。

Views of AutosKline

回看整个7月,长安汽车显得颇为被动。再过不久,即将发布的长安汽车半年报、与华为有关深圳引望的正式签署,成为了投资者们对其在8月最高的两大期待。
7月的最后一天,长安汽车的母公司——中国长安进行了一轮高层人事调整,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长安福特董事,中国长安董事陈伟,被任命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
朱华荣曾对外透露,由于长安汽车的央企身份所限,与华为的签约不到签字最后一刻,大量的进展和细节都不便对外公开。
随着最终签署日期临近,以及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长安汽车将怎样平衡自身企业转型与在“华为概念”中扮演的角色?月末发布的2024半年报或将给出答案。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K线 1.3万粉丝    2507作品 关注 理性客观、独立思考,为中国汽车业建言献策。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