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芯战火,从拉斯维加斯开打

芯战火,从拉斯维加斯开打

汽车商业评论 2699浏览 2025-01-09 IP属地: 未知

撰文 / 钱亚光

设计 / 师 超

“黄仁勋的皮夹克升级成鳄鱼皮了。”

2025年从CES开始,CES从英伟达CEO黄仁勋的演讲开始,抢了风头的是黄仁勋的新皮衣。据深扒,那件漆皮鳄鱼印花夹克售价8990美元,约合人民币6.6万元。

黄仁勋的引人注目,恰恰烘托了今年CES将人工智能(AI)作为中心主题,AI无所不在的会议氛围。

“深入未来”的主题,强调了人工智能与日常生活的无缝融合,会议也展示了AI在自动驾驶汽车、个人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医疗保健和下一代电视中的应用。

在CES 2025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人工智能趋势,就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增强自动控制和障碍物检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使车辆越来越智能、更安全。

本次展会上,汽车领域传统车企发布了多项智能化新品,自动驾驶及零部件企业展示了AI技术和产品最新进展,覆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到完全无人驾驶领域。

作为AI建设的基础设施提供者,芯片公司关于AI新产品、新方案一直是CES的一大看点,而它们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更是汽车业界关注的重点。

从芯片厂商的新产品看,好像有点马太效应的迹向,钱赚得越多的企业,研发投入越大,资源也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环,成果也就越惊人。比如英伟达,明显一枝独秀,除了推出最强的GPU、最快最小的个人AI电脑,还推出了跨越式的面向物理AI的世界模型平台,让其他厂商望尘莫及。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展会上出现的芯片公司在汽车行业的最新进展。

英伟达

‌英伟达在多个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江湖地位,尤其是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芯片、显卡市场和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方面。

据统计,英伟达在数据中心AI市场拥有98%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GPU市场约90%的份额,在AI芯片领域拥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

据第三季度财报,英伟达该季度营收351亿美元,同比增长93.7%。净利润1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远超市场预期。它是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1月8日市值为34320.29亿美元。

当地时间1月6日,CES 2025的绝对中心当属GPU巨头英伟达,当天有且只有一场主题演讲,即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主题演讲。从英伟达自身安排上来看,该公司也在当天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新品。

在演讲中,黄仁勋发布了配备最新AI加速器“Blackwell”的下一代GPU“RTX 50”系列。其中迄今为止运行速度最快的消费级GeForce RTX GPU——RTX 5090,内置920亿个晶体管,AI 算力超过3352Tops,配备带宽为 1.8TB/秒的GDDR7 内存,可编程着色器现在能够处理神经网络,售价高达1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万元)。

除了GPU芯片,黄仁勋还公布了基于AI的个人电脑、世界模型平台、自动驾驶平台等产品和合作方案。

首次亮相的 Project Digits 个人AI超级计算机,售价3000美元,其核心是新的 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能够处理多达 2000 亿参数的 AI 模型,起价为 3000 美元。同时其体积小巧,可放在桌面上,并通过标准电源插座供电。该产品将惠及数百万开发者,让每一位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拥有一台AI超级计算机。

NVIDIA 宣布自动驾驶汽车平台 NVIDIA DRIVE AGX™ Hyperion 已通过两家业内权威的汽车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认证评估机构——TÜV SÜD 和 TÜV Rheinland 的行业安全评估。

DRIVE Hyperion™ 是业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端到端自动驾驶平台,它包括 DRIVE AGX™ 系统级芯片(SoC)、参考板设计、NVIDIA DriveOS 汽车操作系统、传感器套件以及主动安全和 L2+ 驾驶堆栈。 梅赛德斯-奔驰、捷豹路虎、沃尔沃汽车等汽车安全领域的先锋均已开始部署该平台。由于该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户可以便捷地按需选用他们所要的功能。该平台还具有可扩展性,可升级并兼容未来各代 DRIVE 系统级芯片。

虽然今年夏天上市的最新NVIDIA DRIVE AGX Thor智驾计算平台,在接下来至少两到三年内会在高端智驾核心硬件领域坐头把交椅,从黄仁勋公布的PPT合作伙伴名单也能看出,中国车企包括比亚迪、理想、小米、极氪等,海外车企有特斯拉、奔驰、丰田、沃尔沃等等。但是有一些以前的合作伙伴却没有出现在名单当中,他们就是蔚来和小鹏。

至于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伴随自家算法工程团队的成熟深入,蔚来和小鹏也相继迈上了自研芯片的路线。

2024年7月27日,李斌宣布,蔚来自研全球首颗5nm智驾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李斌表示,其一颗自研芯片能实现四颗业界旗舰芯片(Orin)的性能。12月23日,蔚来行政旗舰轿车—ET9正式发布,该车首发搭载两颗自研神玑NX9031智驾芯片,综合算力超过2000TOPS,并且会在2025年3月开启交付。

蔚来神玑发布后的一个月,小鹏宣布首颗自研AI芯片“图灵”流片成功,该芯片搭载40核处理器、2个自研ISP和2个自研NPU单元,性能相当于三颗英伟达Orin X,综合算力或超过750TOPS。据预测,小鹏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新车将全面首发搭载自研图灵芯片,并且单车最多可搭载三颗。

采购成本、Thor芯片量产屡次跳票,以及自研芯片拥有更好的算法匹配和更强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可能是蔚来和小鹏快速切换自研芯片的主要推力。

这次CES英伟达最重磅的产品要算NVIDIA Cosmos世界基础模型平台,黄仁勋称其将彻底改变机器人技术和工业人工智能领域。

在媒体问答环节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正如 GPT 是一种理解语言的基础模型,稳定扩散(Stable Diffusion)是一种理解图像的基础模型,英伟达创建了一种能够理解诸如“摩擦力、惯性、重力、物体的存在和持久性、几何和空间理解”等概念的基础模型。

NVIDIA Cosmos是一套开放式扩散和自回归变换模型,用于生成物理感知视频。这些模型已在 2000 万小时的现实世界人际互动、环境、工业、机器人和驾驶数据中对9000万亿个 token 进行了训练,扩散和自回归模型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有 40 亿到 140 亿个参数,开发人员可以使用 Cosmos模型进行文本到世界和视频到世界的生成。

Cosmos创建了一个3D环境,使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虚拟现实中像在真实环境中一样学习。AI会自动生成虚拟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通过在该虚拟环境中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的训练来学习。

“我们认为需要有一个理解物理世界的基础模型。现在,一旦我们创建了这个模型,所有你能用 GPT 做的事,以及所有你能用稳定扩散做的事,现在都能用 Cosmos 来完成。”他表示,“自动驾驶汽车需要理解物理世界。机器人也需要理解物理世界,”他说道,“这些模型是实现这一切的起点。”

英伟达还宣布,丰田、汽车供应商大陆和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奥罗拉创新将部署英伟达计算和人工智能。

丰田将在Nvidia Drive AGX Orin芯片系统上与Nvidia DriveOS操作系统一起制造下一代汽车。

Aurora、Continental和Nvidia宣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利用Nvidia的技术大规模部署无人驾驶卡车系统。Nvidia表示,Aurora Driver是大陆计划于2027年建造的SAE 4级自动驾驶系统,将拥有Nvidia的DriveOS。

此外,比亚迪、JLR、Li Auto、Lucid、Mercedes-Benz、NIO、Nuro、Rivian、Volvo Cars、Waabi、Wayve、Xiaomi、ZEEKR、Zoox等已经同意采用Nvidia的驱动计算来计算他们的下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

高通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移动芯片供应商,其骁龙系列芯片在网络设备及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最新数据显示,高通在2024财年第四财季(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102.44亿美元的营收,相较于去年同期的86.31亿美元增长19%,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0.36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期的22.77亿美元增长了33%。1月8日市值1783.38亿美元。

不过,手机领域发展空间已经不大,近年来高通高通专注于多元化和行业领先的技术路线图,从汽车到物联网,从个人电脑到工业领域,再到XR(扩展现实)技术,高通都在积极布局,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进展。

在汽车AI领域高通虽是跨界选手,但携通信领域的威势,目前在智能座舱领域居领先地位,还在不断向智驾领域进军。在中国乘用车座舱芯片市场中,高通的装机量份额近70%,市占率稳居第一。在美国,高通在智能座舱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几乎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

在CES上,高通的主要新品是Arm架构的笔记本电脑芯片——骁龙X。骁龙X采用台积电4nm工艺制造,该芯片搭载的 Adreno GPU提供1.7 TFLOPS的性能,而NPU则提供高达45 TOPS的性能,符合微软的 Windows 11 AI+ PC 要求,支持LPDDR5x-8448内存,可提供135 GB/s的内存带宽。

在汽车领域,高通携手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宣布了基于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的近十项最新合作进展,覆盖数字座舱、智能驾驶、两轮车等多个领域。

包括与阿尔卑斯阿尔派(Alps Alpine)、亚马逊、零跑汽车、马恒达(Mahindra & Mahindra)、现代摩比斯和皇家恩菲尔德(Royal Enfield)展开合作,这些公司希望借助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来推动车内人工智能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发展,还重点展示了与德赛西威、Garmin佳明和松下汽车基于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的合作。

凭借生成式AI、高性能计算和先进连接技术,高通与合作伙伴合力打造更智能、更个性化的驾乘体验,树立行业新标杆。

其中,骁龙智舱平台旨在为下一代汽车带来卓越性能和独特优势,包括高性能和高能效的硬件和AI技术。这一精心设计的平台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功能,从而增强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支持汽车的规划与执行,并助力实现更安全的驾乘体验。

骁龙智驾平台可实现高速及城区自动领航辅助,并将支持运行端到端大模型。在骁龙智驾平台的支持下,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实时分析复杂路况,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深度融合,还能持续进化从而适应更加复杂的道路环境。

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技术领域的代际变革。到 2025 年,我们将继续看到人工智能处理向边缘迁移,从而推动并增强以人工智能为先的体验。”

英特尔

英特尔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多年来在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对全球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特尔在PC和数据中心领域曾占据主导地位,但在AI时代,英特尔布局不足,未能把握住AI领域的转型机遇,导致其在数据中心市场的收入大幅下滑‌。尽管英特尔在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有所布局,但整体市场表现仍不尽如人意‌。

英特尔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32.8 亿美元,同比下滑 6.2%,净利润为-166 亿美元,严重下滑,1月8日市值863亿美元。目前,英特尔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和变革‌。

AI的核心在于芯片,芯片的核心又在于制造技术。在CES上,英特尔表示,公司首款Intel 18A(1.8纳米制程)芯片——英特尔Panther Lake处理器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同时公司发布了酷睿 Ultra 200HX 和 200H 系列移动处理器,其中200HX 系列坐拥多达 24 个核心(8 个性能核与 16 个能效核),配合专为 AI 加速量身定制的集成 NPU,相较于上一代 HX 系列,多线程性能提升41%。

在 CES上,英特尔公司宣布大幅扩充其汽车产品组合,为了降低车辆架构中的低效率和成本,推出了一款全面的整车平台,旨在加速向电动汽车和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转型。该平台涵盖高性能计算、独立显卡、人工智能、电源管理和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以及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共同开发的英特尔汽车虚拟设计环境。

此外,英特尔还推出了自适应控制单元(ACU)U310。ACU U310 是一款专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区域控制器应用设计的处理单元,将多种功能集成于单个芯片之中,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并降低成本。通过与斯特兰蒂斯赛车运动公司和卡玛汽车公司合作,英特尔将该技术整合到车辆中,以提升性能和效率。

推出整车平台以及 ACU U310 让英特尔在迅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和软件定义汽车市场中占据了关键地位。这些创新举措有可能为汽车制造商大幅节省成本,从而可能增加对英特尔解决方案的需求。然而,这些计划能否成功将取决于英特尔能否有效地将其技术融入汽车生态系统,并与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I)是全球最大的模拟电路技术部件制造商之一,其模拟芯片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使其在全球半导体企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了41.51亿美元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但环比增长了9%。营业利润为 15.54 亿美元,同比减少 18%,环比增长 25%。1月8日市值为1753.37亿美元。

近年来,通过感知和边缘 AI 技术,德州仪器正在重新构想从车辆到机器人再到个人电子产品的一切。德州仪器的CES 2025口号是:利用边缘 AI和感知技术重新构建沉浸式、便捷的体验。

在汽车方面,德州仪器主要围绕软件定义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舱内传感、抬头显示以及无线电池管理系统 (wBMS)。

在2025年消费电子展上,德州仪器推出了创新的集成汽车芯片,通过传感、处理和控制产品,体验快速、安全的边缘人工智能,将更多的安全和音频功能集成到更少的芯片中,使车辆更加复杂,制造成本更低。

德州仪器由边缘AI赋能的 AWRL6844 60GHz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整合了乘员监测、儿童存在检测和入侵检测三项车内传感安全功能,并采用运行边缘 AI 算法的单芯片,来提高决策准确性并缩短处理时间,实现更安全的驾驶环境,同时平均每辆车降低总实施成本 20 美元。

驾驶时,它支持以 98%的准确率进行乘员检测和定位,以实现安全带提醒。停车后,它通过神经网络监测车内无人看管的儿童,实时检测微动作,分类准确率超过 90%。这种直接传感能力使 OEM 能够满足 2025 年欧洲新车评估计划(Euro NCAP)的设计要求。停车时,它通过智能扫描适应不同环境,减少因车辆晃动和外部移动导致的错误入侵检测警报。

德州仪器公司还在通过简化设计来增强车载音频体验。

借助 TI 的下一代音频核心C7x DSP ,AM275x-Q1 MCU 微控制器和 AM62D-Q1 处理器,可以具备空间音频、声音合成和先进的车辆网络功能。这项技术能够处理传统和前沿的人工智能音频算法,而且芯片可定制且可扩展,设计师可以针对每辆车调整内存和性能,只需进行少量重新设计。减少了汽车音频放大器系统所需的组件数量,使高级音频功能更加经济实惠。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283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