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表示,由于在电动汽车相关领域落后于竞争对手,所以将奋发努力。汽车制造商提及其他公司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承认自身落后却是极为罕见的。大众对当前形势有准确的认知,这使得人们对其未来大幅改善自身状况抱有很高的期待。
大众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舍费尔(Thomas Schäfer)在沃尔夫斯鲁尔工厂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有危机意识。他指出,如今在电动汽车领域,不仅海外企业,中国企业也在崛起,所以必须 “追赶(catch up)” 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
为此,大众提出了 “三重 A 战略”。该战略分别代表加速(Accelerate)、进攻(Attack)和实现(Achieve)。正如其名,就是要加速战略推进,摒弃保守,以进攻性和挑战性的姿态去进取,并实现内部设定的目标。
大众计划到 2027 年推出 9 款新车。目前已知的新车计划包括,2025 年至 2026 年间将推出第二代 T - Roc;2026 年推出 ID.2;2027 年则会推出价格最为亲民的电动汽车 ID.1。
第二代 T - Roc 是一款以内燃机为主的小型 SUV。2024 年,仅在欧洲,T - Roc 就售出了 20.840 万辆,在全年销量中排名第五。同期高尔夫售出 21.5715 万辆,由此可见 T - Roc 的受欢迎程度与高尔夫不相上下。大众希望通过第二代 T - Roc 维持市场份额,同时计划将 T - Roc 作为最后一款内燃机汽车,此后不再生产此类车型。
第九代高尔夫将以电动汽车的形式亮相。尽管可能会与 ID.2 和 ID.3 等车型存在重叠,但大众仍打算保留高尔夫这一车型。它不仅将基于大众集团下一代 SSP 平台打造,而且有望与里维安(Rivian)共同开发,以提升性能和效率。
不过,电动高尔夫预计会在 2035 年前后上市。在此之前,现款高尔夫将通过部分改款等方式延长销售周期。据悉,2027 年,其生产工厂将迁至墨西哥,以增强价格竞争力。
ID.1 是大众即将推出的售价约 2 万欧元的最便宜电动汽车。最初大众曾计划与雷诺共同开发,但未能实现。雷诺则计划在 2026 年,比 ID.1 提前一年推出 Twingo,且 Twingo 的价格预计也将定在 2 万欧元左右。
福特CEO吉姆·法利称:我们被疫情困住的时候,中国悄悄领先了。
车叔预言成真!1月车企销量出炉谁才是开年赢家?
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车企除了降价促销之外,积极推动车型推陈出新也是重要战略,近期易车网发布了2024年全新车系的累计销量排行榜
在汽车这个重资产行业,投资与研发需要大量资金,这使得车企普遍背负较高债务。通过分析 2023 年数据,能更清晰地了解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负债状况。
一直以来,奇瑞汽车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全球汽车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更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冠军。
上汽大众40年横向观察-舍弗勒 张艺林:德国很多一些大公司,他们技术部门都流行一句话,搞新要到中国去。他们确实在这样做了。这个良性的互动,对双方都非常好。我相信大众一定将来是在德国企业里面做的最好的一个,因为他们的管理层非常的开放,而且很支持这样的双向学习。
再卷也不能牺牲质量,对质量的坚守确保长期发展
了解的网友应该都知道,近段时间咱们国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一经亮相便引发了业内外的巨大关注,不仅短时间内就登顶了APP下载榜榜首,超越了美国同类产品ChatGPT,还凭借着“物美价廉”的特性引发了海内外开发者社区的轰动,特别是极低的训练成本直接震撼了美国硅谷,导致美......
2月7日,东风汽车宣布,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工作,猛士、奕派、风神、纳米等自主品牌车型将于近期陆续搭载应用。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东风汽车智能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将革新用户与汽车的交互方式——从“被动执行指令”到“主动理解需求”,让汽车真正成为“会思考”的......
车圈又卷起来了!奇瑞与吉利两大品牌强势出击
2025年伊始,各大车企纷纷亮出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比亚迪2024年累计销量达到 427 万余辆,同比增长 41.26%。海外销量同样表现出色,达到 417204 辆,同比增长 71.9%。
雷克萨斯国产,希望依旧渺茫
捷途也来放大招,多款新车一口价,最低6.99万起
从全球第四、全球第二,看中国汽车全球发展趋势
是时候科普一下汽车行业常识了!客观谈负债要谈企业规模和营收
2024全球车企销量:丰田第一无悬念,两家中国车企进前十
小鹏工厂机器人上岗,并初步开始试行商用。
全球车市竞争日益激烈,众车企纷纷采取“以价换量”等策略,力图稳住阵脚。
三星电池出现隐患引发多品牌新能源汽车召回,此次召回值得深思
张艺林:大众跟上汽集团的合作,由过去的单方面大众向上汽转移技术,现在反向了。大众现在跟上汽集团下一代的电车的合作,我觉得就非常好,他们也很认可我们中方做出的努力。同时有些领先的地方,相互进行技术上的补充,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在舍弗勒内部,我们也做同样的事情。我们中国团队如果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