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友商还在为城市NOA的落地进度焦虑时,比亚迪全部车型高阶智驾配置到位;当行业热议固态电池量产话题的时候,比亚迪今日又宣布,将在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装车消息,这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种着田里"的技术布局,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维度。
在今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弗迪孙华军宣布,比亚迪计划将于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并于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这一进展标志着比亚迪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或将重塑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格局。
其实早在 2016 年以前,比亚迪就已投入到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工作中。在 2022 年,市场曾传言比亚迪固态锂电池将在重庆生产并即将装车试验,不过当时比亚迪方面对此未予置评。而在 2024 年,比亚迪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下线(中试)60Ah 全固态电池。据了解,比亚迪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采用高镍三元(单晶)+ 硅基负极(低膨胀)+ 硫化物电解质(复合卤化物),电芯容量可达 60Ah 以上,质量比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体积比能量密度为 800Wh/L,理论上可达现有电池的两倍,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可以达到10000次,比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更高,充电效率将从约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左右,这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他强调,硫化物固态电池是比亚迪研发的方向之一,预计将在电池寿命和快充领域实现突破。孙华军还提到,2027年到2029年将是硫化物固态电池的示范期,主要针对中高端电动车型,2030年后将在主流车型上得到应用。2027年:小批量生产约1000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搭载于高端车型示范项目,验证技术可靠性2030年:推广至4万台主流车型,覆盖中高端车型;2033年:装机量提升至12万台,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扩大市场占有率
随着今天比亚迪放出固态电池计划时间表,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孙华军还提到,规模化之后,固态电池可以接近于同价,理论上液态的三元电池跟固态的三元电池是可以做到固液同价的。这表明比亚迪对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已经解决成本问题。此外,预计固态电池除了成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外,会在消费电池、储能等领域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在比亚迪六角大楼的技术展厅里,在墙上"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标语下,陈列着6834项新能源专利证书。这些数字背后是每年超过百亿元的研发投入,以及占总人数15%的工程师团队。仅 2024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就高达 202 亿元,同比增长 42%,排名国内车企研发费用第一名,累计投入近 1500 亿。巨额投入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精尖人才,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比亚迪全固态电池的推进,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跟跑”转向“领跑”的关键一步,随着2027年固态电池项目的落地,电动汽车的普及或将迎来历史性转折,可见比亚迪技术鱼池里大鱼不少啊,真正的创新从不需要聚光灯,它自会照亮前路。
85后精英的三明治人生,需要怎样的家庭移动空间?
16.49万元起解锁家庭美好出行 捷途全新山海L9沈阳五一车展上市
5月1日,新豪华中型电混SUV——2025款风云T9登陆沈阳五一车展。其集豪华智能座舱、豪华混动性能、豪华舒享空间、豪华安全标准于一身,成为沈阳五一车展最具价值的中型豪华电混SUV。车展期间推出沈阳专属限时钜惠,至高狂省20000元,车展专属置换价11.99万元起,以诚意重塑中型......
“大·有新天地”国民车东风纳米06闪耀庐州 同级唯一天地门解锁N+1种生活!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的辉煌战绩,是中国制造业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
吉利银河爆款频出:4月销量大涨281%,加速迈向“百万银河时代”
家用⼤六座,看完理想问界,你必须还得看一下深蓝S09,这是一台为年轻家庭打造的“家庭大六座智慧旗舰SUV”。
激光雷达VS纯视觉辅助驾驶:阿维塔07为何比Model Y更懂中国路?
1秒钟1公里,比亚迪兆瓦闪充的巨大用电量是怎么解决的?
方程豹钛3亮相苏州车展,造型个性,续航501KM,哪款车型值得选?
阿维塔品牌销量暴涨,成为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的黑马,结合华为、宁德时代科技,以智能、性价比吸引年轻用户,其产品将全球化销售。
自熄方案不能降低车辆起火几率,灭火不是克服电车缺点的正确思路
谁说国产车没排面?仰望这波操作直接刷新婚车天花板
五一小长假提个车?25万级家庭SUV绕不过去问界新M7
大场面!新能源“祖师爷”与“教父”同框,万钢为何心系比亚迪
在全国多个城市打造超3000㎡的智能化体验场景,涵盖智能辅助驾驶、整车智能、智能座舱三大技术板块,普及智能化带来用车安全、舒适、与便捷性,让好技术全民可享。
上汽大通轻客新能源车1-4月国内销量同比大增71%
4月16日,2025世界汽车大奖(World Car Awards)在纽约国际车展揭晓
体验“超级e平台”技术,揭秘“兆瓦闪充”黑科技
2025上海车展:新能源下半场,合资品牌正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