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华为鸿蒙智行以“自主智能”为核心,重磅发布尊界S800智能汽车,华为集团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表示:“从被动智能,到自主智能,汽车,终于迎来觉醒时刻!”
既然余承东都来站台了,我们就来数数华为为尊界S800付出了几多心血。
01
华为途灵龙行平台
作为行业首个自主智能数字底盘平台,华为途灵龙行平台具备主动感知、中央控制、智能推理、自主学习四大特性,可实现车辆超机动、超安全、超舒适、超灵活的驾乘体验。
同时,它还有自主智能协同控制的防滑稳定控制,可应对复杂冰雪路况。而行业首个支持120km/h对开路面爆前胎的爆胎稳定控制,可自如应对爆胎产生的失稳风险。
02
华为星河通信
华为星河通信系统率先搭载在了尊界S800车上。它的地面通信采用双网双待技术确保信号无死角覆盖,弱网环境下仍可流畅通信。
创新分布式车载卫星通信,还可将车技的卫星通话能力共享给手机,即便离车30米,也能卫星通话不中断。同时,车辆在行驶时也可卫星通话,实现天地网联,时刻在线。
03
华为车语系统2.0
华为车与系统2.0搭载260万像素智能交互车语大灯,融合HUAWEI ADS及NerLink星闪技术,实现精准遮蔽、不炫目,更安全。
创新动态光毯,可实现自主行车指引,智驾人驾都支持。无论是智驾意图传达,还是行人安全或救援沟通,这套车语系统让交互更直观,更人性化。
04
华为巨鲸电池2.0
华为巨鲸电池2.0以800V高压平台实现“10.5分钟快充”(SOC 10%-80%),纯电车型每秒补能一公里,彻底消除续航焦虑。
五层硬核防护与热电分离架构,确保电池在极端场景下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零顾虑”的能源保障。
结语:
华为在通信、AI、能源等领域均为尊界S800赋能尖端技术,以“自主智能”为核心,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迈向高阶。
我们期待,未来华为鸿蒙智行将持续深耕技术,与客户共创智慧出行新生态,引领全球汽车产业革新浪潮。
近期,青岛双星公布了向大股东双星集团等交易对手收购轮胎巨头锦湖轮胎45%股权的重组草案(修订稿)。在重组草案中,青岛双星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不仅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进一步拓展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空间,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且还能解决目标公司与青岛双星之间的同业竞......
2024 Toyota Prius Prime XSE(2025年起更名为Prius Plug-In Hybrid)在长达15,908英里的测试中展现出不俗的综合实力。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该车在可靠性、经济性及日常实用性等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以下为基于评测数据的详细分析。
今年2月份没有看到前两年那样热火朝天798,998的价格战。反倒是各家开始搞免息战,保险补贴战,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盘点2月各家车企新式价格战!
科技东风加快培养新质生产力,走出向新跃迁之路
特斯拉全电动皮卡Cybertruck获美国NHTSA五星安全评级,成第二款获此荣誉的电动皮卡。其在多数测试中表现出色,仅在翻车抗性和乘客正面碰撞测试中获四星评级。如正面碰撞测试中,挡风玻璃保持完整,车门正常开启,前排气囊正常展开。侧面碰撞测试结果稳定。尽管安全表现获认可,但其售价......
雷克萨斯国产,这是多年以来我们大家翘首以盼的事,这次国产雷克萨斯是真的来了。为什么突然国产?我们一起来揭秘一下。
2025年1月,比亚迪在欧洲多国实现对特斯拉的销量反超,以强劲之姿开启新的一年。近期,更是以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的全系搭载推动“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展现出中国智造的非凡自驱力和竞争力。
其实上汽一直真正读懂了灵魂
2025年2月21日,中国长春,中国一汽旗下主流乘用车品牌一汽奔腾与行业领先的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正式签署智能驾驶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加速智驾技术的普惠化进程,为用户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智慧出行体验。
这个车企,今年比比亚迪还卷?
亚迪全民智驾后,最便宜的华为车,将再次为友商带来寒意。
比亚迪旗下豹 5 智驾版上市,为智能硬派越野注入新动力
问界M9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豪华车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仅1月份交付12483台!成交均价超55万元。
俄罗斯禁售一款中国汽车:明面理由为噪音超标和后防撞装置不合格
2025年2月22日,“100台豪沃 MAX 危化品牵引车战略签约暨首批30台交车仪式”于淄博隆重举行!中国重汽携手淄博大客户,以安全为基、以品质为擎,共同开启危化品运输领域合作新纪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强联合】 一汽奔腾与地平线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智能驾驶新生态
按照计划,商汤绝影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发布R-UniAD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并完成实车部署。
尊界S800上最大的看点,其实就作为是业内首个主动智能数字平台的途灵龙行平台。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4年车型车身电气的投诉榜单。过去的这一年,有关车型车身电气的投诉指数达45830.4,同比下滑了4%。
特斯拉要吃“回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