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造车其实就两种结局,要不就是学会了,位于大盘慢慢站稳脚跟;要不就是学废了,轰然倒塌后消失在深渊之中。”
不可否认,经历了2024年的残酷洗礼,相信大多数读者对于文章开篇的一段话,都或多或少有所感触。
毕竟,无论高合也好,极越也罢,都能作为最血淋淋的论据。
如果将时间轴拉得更长,不留情面的淘汰名单无疑赫然写着:爱驰、天际、威马、赛麟、博郡、奇点……一位位失败者的名字。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便是对于上述提及的所有品牌,再恰当不过的形容。至于为何出局,“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则是行业通用的答案。
而文章开篇,之所以抛出洋洋洒洒几百个字,还是想要引出接下来的主角——美国新势力造车。
因为,十分有趣的是,中国车市发生的这一幕幕充满戏剧性的桥段,位于大洋彼岸的那片土地上同样在徐徐上演。换言之,能够留在牌桌上的品牌愈发稀少,大多数选手都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
譬如,被人熟知的Nikola。
就在上周,其正式位于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将探索出售资产。而从Nikola向法院提交的文件来看,公司资产估值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负债却高达10亿至100亿美元,属于严重的资不抵债。
实际上,这家美国新势力造车沦落到如此地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近年来,Nikola一直面临着现金流紧张、需求疲软、高管频繁离职以及股价暴跌等多重困境。
去年创始人Trevor Milton又被判处了四年监禁,其从2019年开始,为了个人利益散布有关这家电动卡车初创公司的谎言,导致投资者损失巨额财产。
欺诈丑闻的曝光,导致股价开始暴跌,市值大幅缩水,不仅让公司的声誉遭受重创,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介入调查。
反正,无论站在哪个维度,Nikola都算是符合“学废了”的标准。而随着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相当于为自己跌宕起伏的造车生涯,彻彻底底画上了一个十分沉重的句号。
无独有偶,进入2025年以来,美国新势力造车中的另一位被寄予厚望的选手Canoo,则在上个月底发布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无法从美国能源部贷款计划办公室获得财政支持,高管正在与外国资本进行讨论,但鉴于这些努力没有成功,董事会做出申请破产的艰难决定。”
是的,你没有看错,失败的结局同样明晃晃摆在了台面之上。
必须承认的是,这家由两位前宝马高管创立的明星企业,以其独特的滑板底盘技术和一系列创新车型,一度成为大洋彼岸电动车市场上稀有的焦点。
2020年底借壳上市时,公司市值一度高达21亿美元,更是成为了美国新势力造车中绝对的“香饽饽”。
奈何,短短四年之间,Canoo却接连经历了合作告吹、高管变动、股东撤资、找钱受阻等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股价,则从巅峰的近90美元,一路雪崩至仅有0.1美元左右。
曾经有多风光无限,如今就有多暗淡收场。
据悉,1月底Canoo已停止了全部运营,成为了“破产大军”中的一员。当然,在它之前,还有ELMS、Lordstown Motors、Proterra等等昙花一现主机厂的身影。
写到这里,再次试图论证前文的一个观点。“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便是一家新势力造车坠落深渊的根本原因,放在美国依旧适用。
为此,一层层拆解。
有关“天不时”,众所周知2020年,碍于疫情导致的经济大环境疯狂波动,联邦政府为了救市,不得不大肆印钱。
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理所应当流入了处在风口上的电动车板块。上述一位位“失败者”,几乎都捞的盆满钵满。
而在有心之人不断的炒作下,以Rivian为例,敲钟首日市值甚至一度超过了行业传统巨头福特,短期内更是飙升至非常夸张的1500亿美元。
奈何,令今天文章主角未曾料到的是,联邦政府史无前例的加息,会来的如此之快。宏观调控之下,流淌的“热钱”迅速消失,资本开始迅速回归冷静,很大程度上切断了外部融资通道。
碍于尚未实现自我造血,美国新势力造车纷纷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才过了不久好日子的它们,瞬间陷入到难熬的泥潭之中。
反观“地不利”,更多代指联邦政府的微妙态度。
先望向市场端,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当地电动车销量便出现了明显的趋冷。就算强如特斯拉,也令人感受到了开拓乏力,告别了不断暴涨的阶段,更别说尚且稚嫩的美国新势力造车。
2024年,整体情况仍没有太大的改观。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特朗普的卷土重来,则让本就不容乐观的情况,越来越雪上加霜。
开工首日,便急不可耐结束了前任拜登的“绿色新政”,更是宣布撤销电动车“强制令”,试图唤醒与振兴传统汽车工业。
与此同时,还直接冻结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拨款,并考虑取消每辆电动车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
绝不是危言耸听,一套“组合拳”下来,对于今天文章的主角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6
至于“人不和”,更好理解。
必须承认的是,大部分美国新势力造车从战略层面,到研发层面,到推新层面,到销售层面,再到运营层面,都是所谓的“草台班子”。
一旦遇到扑面而来的压力,哪有什么抗风险能力,“遮羞布”只会被迅速撕下。
加之在新能源领域,美国当地的供应链也并不成熟,留给今天文章主角的容错空间实在有限。
总之,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学废了”的背后,“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均占据着极大的比重。更直白来讲,美国车市失去了培育新势力造车的肥沃土壤。
只不过,萧条的氛围之下,好似著名演说家贾跃亭与他的FF,以及创立不久的第二品牌FX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2025扬帆蓝海”成为了他对于今年的定调。
不管是不是又在忽悠,不管最终能折腾出什么水花,与诸多接连倒下的本土选手相比,仍留在牌桌上“磨刀霍霍向猪羊”。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不服不行。”
一汽大众ID.纯电一口价,最高优惠5.5万,虽迟但到
中国车谷·武汉造汽车品牌全球发布会在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举行
不能忽视智舱和智驾“没有华为做不到”的趋势。
比亚迪元UP智驾版火爆4S店,9.98万起高性价比智驾新宠!
春节刚过,比亚迪就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宣布旗下21款新车同步搭载该技术。可以说对新能源及智能驾驶感兴趣的朋友,福音来了!不过很多朋友,还是对比亚迪全民智驾的搭载车型和技术路线,有点模糊。小编在参加了“全民智驾 加配不加价”比亚迪王朝全系智驾上市品......
还是迪子!比亚迪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量产
特斯拉今天悄悄搞了个大动作!国内车主发现,自己的车突然收到软件更新(版本号2024.45.32.12),新增了一堆“黑科技”。虽然官方没直接提“全自动驾驶(FSD)”这仨字,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未来的FSD在国内落地做铺垫的。
这几年国内大多数城市充电网络建设可能都爱不错了,优先考虑纯电车算是更合适,毕竟更好动力输出、更好NVH表现、更低出行成本都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动力电池起火隐患咱这么对付就行…
这又是5年0息,又是保险降8000的,新车主香疯了是吧?对于我这种老车主来说,真的很难受!
纯电SUV补上,三大产品系列齐亮相。
是不是第六“界”,好像没那么重要。
#Ram 1500 Ramcharger# Ram 1500 Ramcharger,纯电驱动,搭配V6增程器, 690 英里续航里程,647匹马力,也是道奇有史以来最重的 1500 系列皮卡,重达7507磅,约3.4吨重
25款昂科威S白金版杀来!1.5T+9AT真顺滑?
随着2025年的春节即将落幕,吉利雷达带来了一个让人心动的购车季——“开春百城购车季”。
理想i8正式发布 将与L系列及MEGA并列
这几年国内大多数城市充电网络建设可能都爱不错了,优先考虑纯电车算是更合适,毕竟更好动力输出、更好NVH表现、更低出行成本都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动力电池起火隐患咱这么对付就行…
豹5智驾版真是个硬派SUV的黑科技大师,堪称新能源硬派越野之光,从天神之眼到乾崑智驾,这车简直是智能驾驶的天花板。外观硬朗又现代,内饰豪华还带AI座舱,不论是城市穿梭还是野外探险,它都能让你轻松应对。20多万的起步价,性价比炸裂,未来感十足,绝对是智能越野的领跑者。#方程豹豹5开......
广州一新能源车撞路边绿化带,碰撞时并无制动。
宝马摩托车(BMW Motorrad)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全新的2025款R18系列,包括R18基本型、R18 Classic、R18 Roctane、R18 B和R18 Transcontinental五款车型。 这些新车在外观设计、动力系统和舒适性配置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为骑......
工作日看车也排队!宋L DM-i智驾版人气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