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口价模式盛行,消费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口价模式盛行,消费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百姓评车 2288浏览 2025-03-02 IP属地: 未知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深化和加剧,2025年传统合资车企也推出了许多新的举措。目的就是抢占市场份额。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自去年下半年推行“一口价”销售模式,短期内迅速提升了销量。正是因为效果不错,试水取得正向反馈,有更多合资品牌加入了“一口价”阵营,2月起,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和北京现代等品牌先后针对旗下主力车型发布“一口价”政策。

一口价模式盛行,消费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从消费者层面来说,更多的品牌采取“一口价”策略,这种透明的定价方式让消费者不再需要与经销商讨价还价,简化了购车流程,提升了购车体验,是一件大好事。然而从实际效果来说,或许因为有些品牌的经销商对于“一口价”政策的理解不够到位,执行也有些瑕疵。比如同款车、同款配置在不同经销商门店仍然存在多个价格,与消费者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一口价”存在不小差异。给消费者带来一些不太好的体验。

针对一口价的乱象,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争取保证自身利益。

实则是向新势力学习

“一口价”模式起源于2024年下半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率先启用。上汽通用在推出“一口价”政策后,销量显著提升。例如,2024年11月份,上汽通用终端销量达到66797辆,创下年内新高。上汽大众推出了“一口价”政策,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销量和口碑都有明显提升。

一口价模式盛行,消费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在中国车市呼风唤雨,盛极一时。然而,随着新能源品牌的异军突起,市场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而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合资品牌不得不重新思考其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一口价”就是合资品牌顺应市场变化的救命稻草。

此前经销商买车,经常出现一人一价,一车一价的情况,这让消费者极其烦恼,谁不想少花钱呢?但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贵了贱了都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你的价格和我的价格不一样,那就让消费者不爽——凭什么搞区别对待呢?此外,消费者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家比价,有的时候为了省那一两千块钱,搞得一家人都疲惫不堪。这绝对是拉低了购车体验。

一口价模式盛行,消费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新势力品牌在价格方面则是透明,一目了然,产品和服务也都是明码标价。省心又省力,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一片赞扬。现在合资车企的“一口价”,本质上就是学习新势力的做法。"一口价"模式,目的就是让用户买车省心,不用再跟销售斗智斗勇。效果还是不错的,上文中的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已有体现,这里不再赘述。

价格透明化也是车市的发展方向。

消费者还需擦亮眼睛

对于车企来说,"一口价"政策有效应对了市场竞争,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对于经销商来说,"一口价"模式则通过透明的价格体系,减少了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门店之间的内耗,避免了恶性竞争,4S店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一口价模式盛行,消费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以往,各经销商门店之间经常比拼低价,导致各家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小,只能依靠需要厂家补贴保证收支平衡。现在,各家在“一口价”模式下卖车,“厂家有批售折扣,如果能够保持统一的终端价格,实际上新车销售能够获得更多利润。”

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去年的价格低点,部分车型的售价实际上升了3000至5000元不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的营收压力。

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就有现实的一面。一口价也是如此。

据了解,有尾部品牌,虽然也加入了“一口价”的阵营,宣传上搞得热火朝天,店里也摆出了与官方定价口径保持一致的标签,消费者兴致冲冲而来,却失望而归。究其原因是,一口价车型要么是顶配车型,价格必然要高;要么是最低配车型,关键是没有现车,如果用户坚持要买,就得等好几个月。其他配置的车型,则需要加价。

而该品牌其他店的情况则是另外一番情况。除了顶配车型和最低配车型,其他配置车型都可按照一口价购买。这也说明了现在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经销商层面。说到底,还是车企对经销商的控制力不强。

一口价模式盛行,消费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更直接的原因是,车企的奖惩措施对经销商没什么影响力。换句话说,奖励不够大,惩罚不够狠。换个角度,这也说明了事情还有很大改善空间,车企和经销商都是如此。

当然,这些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隔了一层墙,离得比较远。消费者最关注的还是谁能给到更好的购车体验。这个体验包括购车流程是否顺利,也包括上述说的价格是否透明,服务是否到位,是否一口价的同时,还有隐藏条款。这些都需要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百姓评车

从各家品牌执行“一口价”政策的效果不同来看,这说明了现在的中国车市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并进,比如新势力对传统车企的进一步“侵入”,传统车企也需要更强大的转型动力。我们要对转型有信心,因为市场化的进程终究无可抵挡!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770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