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在比亚迪秦L的铭牌上看到"最大载重量375公斤"时,往往会产生直观质疑:这个数字究竟是怎么来的,感觉远远不够用啊?不过可能也有人表示,只要符合国家标准,能上路跑就没问题,管他那么多干什么?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燃油车标准是否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该标准源自于GB/T 5910-1998《汽车质量分布》标准。每位乘员质量按68公斤计算,加上随身行李7公斤,五座车型的理论载重门槛正好是375公斤。但问题是这个数字诞生于燃油车时代,但是否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在当下用车环境下,车辆承担的作用已经不局限于载人,类似像中短途郊游等用车场景越来越普遍,这同样对车辆载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工信部车辆公告参数中,"最大设计总质量"减去"整备质量"的差值即法定载重能力。以比亚迪汉EV为例,该车整备质量2100公斤与总质量2475公斤的差值恰好对应的是375公斤。这种设计策略本质是在满足国标最低要求的同时,车企通过控制标称载重来优化性能测试数据。车企这么做的原因也非常清晰,背后是对续航里程,安全碰撞及刹车距离等测试成绩,以及制造成本的考量。
真实载重对新能源汽车影响很大
举个例子,某款标称载重375公斤的电动车实际装载500公斤时,制动距离可能从39米延长至44米,这多出的5米,在紧急情况下就是生死分界。在车身结构上,增重后悬挂系统更会承受超出设计值33%的负载,导致弹簧模量衰减、减震器漏油等慢性损伤,大幅缩短底盘寿命。
从设计角度来讲,提高载重意味着直面三大代价。数据显示,每增加100公斤载重能力,整车就需要强化15%的车架刚性,这直接转化为每辆车200-500元的成本上浮,如果一年10万台销量,那么车企就能多赚2000万;而在安全方面,碰撞测试时增加的配重会让25%偏置碰撞得分下降半个等级;更致命的,增重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可能因此缩水5%-8%,这对客户体验有不小的影响。在补贴退坡、价格战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新能源汽车在设计载重能力时非常慎重。
另一方面,电池布局带来的结构性挑战尤为突出。电动车的电池舱犹如平铺在底盘上的金属甲板,既要承受自身重量,又要为乘员舱提供支撑。当载重增加时,悬挂系统的压缩量会显著改变电池组与地面的距离,这种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电池安全防护效能。某车企碰撞实验室数据显示,载重每增加100公斤,电池箱体在40km/h追尾碰撞中的形变量就增大12%。这同样考验着新能源汽车设计师的想象力。
燃油车对载重能力并不敏感
对燃油车来说,减重似乎会更容易。本质上还是动力系统对质量分配的差异导致的。大众EA888发动机的145公斤重量,在电动时代被500公斤的电池组彻底颠覆。这种结构差异带来了对整车载重设计的重要影响,燃油车可以通过轻量化活塞、空心轴等技术腾出载重空间,而电动车却要承受电池质量占整备质量30%的先天劣势。换句话说,燃油车更灵活的减重方式导致了其对载重能力并不敏感,而新能源车正好反了过来。
某机构测试显示,当Model 3后轴载重达到极限时,操控稳定性评分骤降40%,而燃油版宝马3系在同等工况下仅下降25%。背后原因,同样归咎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结构差异。
所以有不少人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车企更应突破"够用就好"的思维定式,在保证续航的前提下,通过一体化压铸、复合材料悬挂等新技术提升载重冗余度。毕竟,当消费者全家出游时,车辆的真正载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
事实上,载重能力既是衡量车企工程实力的试金石,更是关乎用户安全的生命线。作为新能源车企,更应该考虑在技术上优化以增加整车的载重能力,而不是去硬抠底线标准,把问题丢给消费者。所以,当某新势力车企将"载重系数"(载重能力/整备质量)纳入新车研发KPI时,我们看到了行业觉醒的希望。或许不久的将来,"375公斤"这个带有时代烙印的数字,终将成为一项历史。
宝能救不起威马,复活潮也不是遮羞布。
近日,鸿蒙智行公布最新销量数据,6月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单日交付量3651辆。
你能买到最便宜的GL8,探店别克GL8陆上公务舱
赢麻了,比亚迪首推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天神之眼迎来重磅升级
发布会上的一系列技术,对多数车企来说,1年时间内未必能做出来并顺利交付。
新汽车致敬新教育!问界M9福耀科技大学交车仪式圆满举行
新能源MPV意外走红,上汽通用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比亚迪硬核承诺:L4级泊车安全全兜底,OTA升级惠及百万车主。 比亚迪车主要偷着乐了!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不管是小剐小蹭还是该车企担的损失,不用跑保险、不用费口舌,找比亚迪售后就能一站式搞定,还不用担心明年保费上涨! 另外,天神之眼还迎来最大规模的智驾OTA,升级涵盖泊车、......
倍耐力推出首款生物基及可回收循环使用材料占比超70%,面向全球市场的量产轮胎,其中采用的天然橡胶获得FS(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该认证代表从橡胶种植园到生产工厂的全供应链都符合可持续管理标准。
在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享界发布了专属于自己的Logo,未来在享界车型上大家都将见到这个标志的出现。同时,余总在活动现场还透露,享界的旅行车也将在今年秋季亮相上市。新车标+新车型,这样的享界必须值得期待!
比亚迪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承诺为中国市场天神之眼用户为智能泊车兜底——安全及损失由比亚迪直接处理,无需走保险且不影响保费。这样的底气源于比亚迪最大智驾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研发团队及百万级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
新汽车致敬新教育!问界M9福耀科技大学交车仪式圆满举行
安全升级!2026新车禁用单踏板刹停+全系标配ABS
近日,倍耐力推出首款生物基及可回收循环使用材料占比超70%,面向全球市场的量产轮胎,其中采用的天然橡胶获得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该认证代表从橡胶种植园到生产工厂的全供应链都符合可持续管理标准。到2026年,倍耐力欧洲工厂将全部使用FSC认证的天然橡胶。
下半年会更好
2025年6月,诸多车企纷纷调整内部架构,用来应对激烈的淘汰赛,中国汽车行业人事变动由此变得极为频繁。这些变动涉及外企、国企、民营以及造车新势力等不同阵营,涵盖销售、研发、品牌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
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抓住机会,对传统的硬派SUV利用自己的新能源平台改造,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新能源越野SUV。
热点丨广汽菲克宣告破产,国产Jeep谢幕,合资生死局再引热议
首个媲美L4级智驾,腾势天神之眼 B让智能泊车再也不慌
大型纯电SUV 确认取消!本田突然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