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某院士关于"增程式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观点引发业内广泛讨论。这一表态随即在技术圈掀起波澜,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技术各具特点,应当客观看待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场景。实际上,插混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非常成熟,形成了包含纯电、直驱、串联、并联在内的四大运行模式,与增程技术存在显著差异。
插混的“高壁垒”与增程的“低门槛”
新势力车企为何更倾向于选择增程式技术?答案在于技术门槛。增程技术有成熟方案、研发成本低,且易于与车型开发匹配。而插混技术开发难度更高,且要具备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整车调试匹配的能力,成本更高昂。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对外销售的插混技术方案,新势力若要自主研发,必然面临极高的技术壁垒。
此外,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具备燃油汽车生产资质,而新势力车企通常仅持有新能源生产资质。这意味着,即便部分车企有意采用插混技术,也受限于技术与生产资质问题无法实现。因此,新势力不是不想用插混,是做不出插混,也做不了插混。
插混=增程+混动,技术更先进
从技术架构来看,插电混动包含纯电、直驱、串联、并联四种运行模式,而增程仅支持纯电和串联两种模式。插混技术不仅涵盖了增程式的功能,还融合了日系油电混动的直驱和并联模式,可以做到效率更高、动力更强。可以说插电混动=增程+混动,插混比增程更高效、更全面,增程更像是插混的简配版。
增程凑合能用,插混高效好用,插混在高快速路优势明显
插电混动在市区道路行驶时可以使用增程模式,也就是纯电+串联,效率更高;而在高快速路上,可切换为发动机直驱模式,能量损耗最多达5%,油耗显著低于增程式。增程式车型仅能使用纯电+串联模式,在高快路驾驶时,发动机不能直接驱动车辆,仍需通过增程器烧油发电,再把电给到电机进行驱动,能量经过两次转化,损耗高达20%,效率低,油耗高。
同样的硬件配置下,插混动力更强,超车加速比增程更安全
在相同的硬件配置条件下,即相同发动机排量、电机功率配置下,增程式仅可依赖电机驱动,遇到超车等需要大动力输出的场景下,插混车型可启用并联模式,由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动力储备显著占优。亏电状态下,插混动力性能无显著衰减,而增程式零百加速或延长至两倍,高速超车易因动力不足引发误判风险。
插混更安全更绿色环保
相比插混,增程仅有单一动力源,一旦三电系统出现故障,车辆将完全失去动力,无法行驶影响出行安全。而插混车型拥有发动机和电机双动力源,即便电机系统故障,发动机仍可直驱车辆,保障行车安全。插混的双动力冗余设计,可有效提升行车安全。
增程方案因仅有一个动力来源,为避免失速,同级别车型电池通常需要比插混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这不仅增加了车重,还导致增程车油耗进一步增加。而插混车型凭借双动力源的优势,可根据产品特点合理设计电池容量,实现更低的油耗,更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市场与未来:两种技术路线何去何从?
当前,增程式技术因其低门槛和易实现性,成为许多新势力车企的优选。但从长远来看,插电混动技术凭借其全能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更有可能成为主流选择。比亚迪DM插混技术的持续进化,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插混技术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技术路线的选择,最终应由市场和用户需求决定。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全场景需求,谁就能赢得未来。而比亚迪等车企在插混技术上的深耕,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三位一体的AI技术底座,正是吉利汽车摸索的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战略路径。
今天来测星舰07 EM-i纯电续航!顶配国补完才十万,看看它啥水平?
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
买车送骨灰盒!小米SU7爆燃致三人死亡,细节引发深思
高通SA8650正在行动。
强硬的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即将迎来新变化。
以硬核实力定义新能源出行新标杆
在创造历史新高的同时,增速有所放缓。
#甲亢哥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感受科技魅力
插混和增程,这两种混动技术各有千秋,但插混的全能表现确实让人心动,节能又环保,动力还强劲,简直是家用车的理想选择。当然,增程也有它的优势,简单实用。选车嘛,关键看需求,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新能源混动技术终极对决,插电混动VS增程谁更香?插混与增程的区别,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能量逻辑」和「技术含金量」的终极较量!
技术门槛决定选择,插电混动技术比增程更强更全面
Vlog|玛莎拉蒂格雷嘉 与纯电豪华SUV一人一车一景 玛莎拉蒂格雷嘉 与纯电豪华SUV一人一车一景 喜欢冰箱贴的朋友 别错过北京城市图书馆
LED柔性屏LED软屏幕LED创意电子屏【联诚发】
新势力3月成绩单:零跑登顶,理想守擂,小米汽车成最大变量?
向中国“拜师学艺”,去做全球的“操盘手”。
乘联会预测:3 月新能源销量 114 万辆,同环比双增 37%
在3月30日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谈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时数度哽咽,提及参观比亚迪工厂后,直言“这是一代人的骄傲”。他对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剖析,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
#甲亢哥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终于到了新能源车的环节了,看了好几天的直播,甲亢哥speed终于体验到真正的黑科技了!
技术门槛决定选择,插电混动技术比增程更强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