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企高负债等于高风险?丰田大众6万亿 中国车企根本排不上号

车企高负债等于高风险?丰田大众6万亿 中国车企根本排不上号

Jacky评车论道 1469浏览 2025-05-12 IP属地: 未知

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一些车企出现了资金紧张与倒闭的情况。这时候有些“大聪明”就搬出了企业负债率来说事,神预言一些负债率偏高的车企未来可能有倒闭的风险。车企高负债就等于高风险吗?接下来咱们就用数据说话,看看车企的“健康度”都有哪些因素组成?

首先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



从2024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80%。2024年福特负债率是84.27%,通用汽车是76.55%,大众集团是68.92%。

再来看看国内主流车企2024年与2025年一季度的负债率情况:2024年奇瑞负债率为88.64%(截至三季度末),蔚来负债率为87.45%,赛力斯为87.38%,比亚迪为74.64%,吉利、上汽、长城与长安也在60%以上。

另外,从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国内车企来看,负债率普遍呈现加速下降态势,其中比亚迪已降至70.7%,在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今年内负债率很可能下降至“6”字头。

从近两年主流车企的负债率情况可以看出,其负债率普遍偏高,均在6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投资与研发投入。放眼全球,国内外主流车企总负债处于较高水平,且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总负债也越高。


车企高负债等于高风险?丰田大众6万亿 中国车企根本排不上号

截至2024年末,大众集团营收2.5万亿元,总负债达3.4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6%;丰田营收2.2万亿元,总负债达2.7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23%;福特营收1.3万亿元,总负债达1.7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1%。通用汽车、宝马、奔驰、现代汽车的总负债也在万亿以上。而相比这些合资车企,国内主流车企的总负债相对较低:比亚迪营收7771亿元,总负债584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75%;吉利控股营收5748亿元,总负债504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88%;奇瑞营收1822亿元,总负债1749亿元,为同期营收的96%(截至三季度末);上汽集团营收6276亿元,总负债6104亿元,为同期营收的97%。仅大众、丰田两家的负债总额就达到了6.1万亿元,比上述国内企业的负债金额的总和还要高出很多。所以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如果单纯用负债来衡量企业风险,那么大众和丰田应该是全球风险最高的车企。

其实负债还分为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

无息负债是指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性负债,主要包括还没到期的供应商货款、即将支付的员工薪酬、尚未到期缴纳的税费,以及合同负债(如公司预收客户的购车款等,在产品交付后就会从负债转化为收入),没有利息成本。

有息负债是指公司向金融机构借钱、以及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券,需要支付利息。若还本付息压力过大,企业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因此有息负债更能反映企业真实债务压力。

再来看看这些主流车企的有息负债数据:丰田有息负债约1.87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达68%;大众集团有息负债约1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32%;福特有息负债约1.1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66%。通用汽车、奔驰、宝马、斯特兰蒂斯、本田、现代汽车的有息负债也达到数千亿的规模。

国内主流车企的有息负债同样相对较低:吉利控股有息负债为860亿元,在总负债占比17%;奇瑞有息负债为211亿元,在总负债占比12%(截至三季度末);长城汽车有息负债为168亿元,在总负债占比12%;比亚迪有息负债约286亿元,在总负债占比仅为5%,在国内外主流车企中处于最低水平之一。

除了负债,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应付账款


车企高负债等于高风险?丰田大众6万亿 中国车企根本排不上号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对上下游产业链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车企规模越大,营业收入越高,对外采购与合作的体量也越大,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明显。反映在财报上,企业营收越大,应付账款(未到期支付的供应商货款)也越多。

而衡量一家企业的应付账款规模是否合理,可通过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若该指标越低,说明该企业相对于其营收规模,未到期支付的供应商货款比例越低。从数据可见,蔚来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长安为49%,长城汽车为39%,上汽集团为38%,比亚迪为31%。

最后就是与供应商的合作账期情况

企业要实现与供应商互利共赢,不仅采购规模要大,向上游供应商付款也要快速及时,最重要指标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是127天,奇瑞为143天(截至三季度末),长城汽车是163天,蔚来是195天,长安则超200天。

综合以上指标才能基本判断车企的“健康程度”,因为除此以外还有营销、销量、利润、研发投入,政策、负面舆情、股票市值等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仅凭负债规模来判断一家车企的未来,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Jacky评车论道 417粉丝    199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公关10余载,告诉你汽车背后的故事!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