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比亚迪汽车开启新一轮降价促销,车圈里的热门话题则始终围绕这家车企;加之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再次提及比亚迪的油箱事件,有些观点在部分网友看来又有含沙射影的味道,于是比亚迪成为了全行业的焦点。
可是真正值得关注的焦点话题绝非油箱事件是否已有结果,而是价格战的号角吹响之后,是否会有其他企业跟进。如果没有其他企业响应则比亚迪的“独角戏”是唱不出来票房的,因为近期已经有相关机构对内卷式竞争表示担忧的态度;反之,如果有其他企业跟进甚至应援,那么新一轮的价格战则必然会蔓延至全行业和市场。
而这一轮的价格战一旦全面展开则必定会再次撼动行业根基,商品一味的降价绝非合理的竞争模式;参考人民日报于日期发布的《反“内卷”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评,其中虽然没有提到汽车领域,但是依然值得借鉴参考。
号角已经吹响!吉利汽车跟进了。
继比亚迪调整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产品售价之后,吉利汽车仅隔三天即推出银河系列7款汽车的价格调整方案;细节不谈了,简而言之是基本等于打八折。
有了第二家就会有第三家,有了第三家就会有无数家。
于是汽车新一轮的整体大降价难免要开始了,只是这期间谁能获益、谁最受伤?又到底有没有赢家呢?就笔者看来这一轮的价格战是不会再有赢家了。因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利润率已经足够低,低到如果再低一些的话,怕是连资本市场都无法再看好汽车制造企业;毕竟过于低的利润率的背后还有相对偏高的负债率,单纯依靠资本市场运作模式来抬高股价等方式不是实业企业应当采用的模式,其中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对于此类企业而言,关键还是要看利润率,并综合负债率进行分析——就在昨天,港股汽车股全线下跌!比亚迪跌超8%,吉利汽车跌超9%;长城汽车也跌超5%。
再降价还有利润吗?
没有利润的工业企业要如何维持运转?
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绝大多数网友都能想得明白的,何况那些分析机构和分析师们;所以无休止的价格战已经到了开始反噬企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不会再有赢家!即便是通过价格战于短期内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也不是赢家,甚至其可能是最为受伤的那一家。
真的以为企业打价格战就能让消费者以低价格买到高品质的汽车吗?
永远别想以一块钱去买价值两块钱的东西,花一块钱能买到的商品价值一定低于一块钱!这是没有争议的。
价格战推动商品降价,但是商品的价格是一定不可以低于成本价的;否则则会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以一辆汽车的价格哪怕降三万、五万甚至十万,其都必须依然保证销售该车辆是盈利的。那么在降价之前购买的汽车如果成本高于现在的售价,留给企业的唯一且必要的选项就是降低车辆成本;说穿了就是要降低各种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的降低不过是降低对应标准,人工成本的降低会带来更多问题。
也就是说降价的汽车等于降质的汽车,如果汽车售价持续的、无底线的降下去,未来汽车的品质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车在未来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理论上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该结论不特指某一家车企或品牌,而是所有车企和品牌都不例外。
准备一辆车开到老吗?
如果是的话,那需要担心的不过是未来车辆的故障率和维保成本。
如果不是呢?
那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车辆的保值率。
而今天能打价格战、明天同样可以打,后天还能打……十年后照样可以打!三年或五年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同学们,现在你开的车现时的售价是多少?可以说都已经降价了。有些车在三年或五年前的购置价格可能是30万或50万,而现在的同款车售价或许只要15万或25万!汽车的保值率不会按照当时的购车价去计算的,是按照同款车现时的售价去综合车龄计算保值率的。
假设三年前花费30万购买新能源汽车,现在的售价是15万;三年保值率是45%——其评估价值一定是不是“300000×45%”而是“150000×45%=67500元!”
相信读者们已经读懂其算法的逻辑。
所以汽车价格战对于用户而言是绝对的伤害,如果没有价格战的话,三年前以30万购买的汽车现在至少还有13.5万元的价值,换购车辆就能抵13.5万元的购车款;而现在只能抵6.75万元,“13.5-6.75”等于6.75万元——该部分就是价格战给用户带来的实际损失!还希望价格战打下去吗?
当然现时“上车”的消费者可能是不在意的,但是只要价格战不停歇,早晚都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关于人工成本的降低同样与所有领域的消费者息息相关!
假设所有领域都在内卷,都在搞价格竞争。
那么结果则是大量企业被迫破产倒闭,因为许多企业的资金池没有那么大,不足以支撑长期的低利润运转;反之,也会有一些企业的资金足够雄厚,可以支持长时间的价格战。所以大批企业会在价格竞争中消失——同步消失的是什么?
答案非常明确:同步消失的是倍数级的工作岗位。
近期已经有多家头部汽车制造企业宣布关厂裁员(全球范围内),这就是价格战带来的第一阶段影响;待相关企业出现倒闭潮的时候,届时价格战带来的严重问题就是想压也压不住了。
不过有些网友认为最终的赢家难道不能通过合并等方式维持淘汰企业的运转,保证工作岗位不消失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最终的赢家将会有更雄厚的实力,其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方法来实现更高标准的自动化生产。然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在其没有成为最终赢家之前,期间失去工作的大量企业员工已经无法再支撑消费市场;基础会在该阶段内崩塌,根本不会等到赢家成为赢家。
结语:
价格竞争不是真正的市场份额争夺的正确战法,竞争一定是围绕技术的;纯粹的价格竞争是错误的资本手段,是很容易变成恶性竞争的。而且价格战是没有赢家的,看似都是为了成为最终的领头羊,实际不过都是在苟延残喘罢了!无非是“比谁死的慢”的战术。
价格竞争应当尽快叫停。
这种伤企业、伤市场、伤用户,同时也会严重损伤产业根基的竞争方法应当要有底线,相关商品也应当有地板价。
个人观点,供参考。
鹏瑞利集团与广州地铁集团签署协议 在广州设立华南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
前方高能来袭,2025澳康达世界名车展限时登陆!年度力度最大的购车盛会,百种品牌、3000现车展销,购车最高立省11000,还额外加赠2年质保。福利拉满,赶紧冲。
Algonomy推出人工智能创新三重奏,彻底改变数字商务
台积电将在德国慕尼黑设立半导体设计中心
东风纳米06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7.99万元起
比亚迪赵心童冠军携手,共创巅峰新篇章
年中购车消费节:惠民福利6月21-22日来袭!
一口价有“猫腻”?车企“价格战”没招了:营销水分很严重
5月26日,捷途方盒子大会在宁夏中卫沙坡头盛大开幕,许巍与粉丝千人大合唱,烟花点亮沙漠星空。在西北这片越野热土上,捷途引领中国方盒子潮流进入新时代。#捷途汽车#捷途方盒子大会 #2025款捷途山海T1
近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股东大会上的发言,犹如向汽车行业投下一枚深水炸弹:阿维塔在新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创新指数中击败BBA,59%的用户来自奔驰、宝马、奥迪车主群体。这个数据背后,不仅是一个品牌的逆袭故事,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端化进程中,正以技术重构、用户运营和全球化视野......
比亚迪成为央视科技强国战略合作伙伴,让中国制造变世界标杆
文丨陈杰瑞(Jerry Chen) 编辑丨吴海珊
主线亮相海丝论坛 科技解码智慧港口中国方案
近日,比亚迪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全项检测,并获得中汽研汽车检测中心专业认证证书,提前满足新国标要求。
主打一个真实,艾瑞泽8才是十万级家轿“真神车”!
如今的比亚迪,早已不光靠新能源技术的优势卖车,智能驾驶辅助,正成为比亚迪的又一杀手锏!
5月23日,长安汽车携手阿里联合发起的走进长安·会数据同学活动在重庆如期举行。
2025年5月26日,别克品牌迎来历史性时刻:昂科威家族第180万辆整车于烟台东岳“白金工厂”下线,旗舰轿车君越第130万辆整车在上海金桥基地同步下线。作为别克品牌布局SUV及轿车市场的两大战略车型,昂科威家族和君越多年来携手共进,不断巩固别克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领先优势,持续践行......
2.0T+9DCT+4WD,哈弗猛龙燃油版硬核上市
吉利银河M9米兰亮相!AI六座旗舰树五大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