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SIXGOD
尽管丰田的电车销量暂时输给了国产,但却在电池技术上打了个翻身仗。
日本政府现已批准丰田的固态电池生产计划,将于明年正式投产。据悉,这款电池充电10min就能跑1200km,安全性远超当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历经血雨腥风,好不容易初定的市场格局,难道又要被重新洗牌?
安全性高,能量密度成倍增长,解决了用户对电车不信任的痛点
当前阶段,无论是比亚迪、还是特斯拉,它们的电池内部采用的都是液态电解质,这种材料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容易热失控,是车辆自燃或碰撞起火的罪魁祸首,这也是用户对电车信任不起来的原因。丰田对电池材料另辟蹊径,使用以硫化物为基础的固态电池,兼顾了高能量密度高和安全性。
首先来看能量密度,像传统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最高也就分别在300Wh/kg、180Wh/kg,而固态电池的理论上限直接飙升到了900Wh/kg,表现成倍增长,美国NASA早已研制出能量密度为500Wh/kg的固态电池。
再来说说消费者更在意的安全性,固态电池稳定性非常强,能在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下正常运作,即使处于气温低至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用户也能愉快的开电车;同时,固态电池摆脱了液态电池因锂枝晶刺破隔膜而造成火灾的风险。
成本是难量产主因,丰田联手松下破局,把电池价格打下来
除了上文提到的硫化物,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还包括氧化物、聚合物路线。比亚迪采用的是硫化物复合电解质,奇瑞则把宝押在了氧化物上。
拿氧化物电解质来说,它的稳定性吊打一众对手,抗燃性比硫化物还好,美中不足的是能量密度不如后者。在成本因素方面,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价格十分高昂,大概在5000万元/吨,相比之下,氧化物电解质材料的成本只要硫化物的百分之一,简直天差地别。
所以,固态电池之所以一直“雷声大、雨点小”,无法量产上车,就是卡在了高得离谱的成本上。但丰田表示,已经携手松下共同开发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声称其固态电池成本将能与当前的液态锂电池持平,至于更多细节,我们还要看丰田后续进一步的消息。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丰田固态电池方案落地,最会被影响的就是国产那些易燃易爆的劣质电池。没有国标收他们,也会有日本企业收拾他们。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比亚迪618也来了,22款智驾车最高降5.3万
最近,比亚迪直接晒出了“刀片电池”的超强安全成绩单,想象一下,用一根粗钢针去刺电池,这算得上最严酷的安全测试了。
市北区“消费指北”新车首发季启动仪式暨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青岛重庆南路开业盛典成功举办
5月29日,岚图汽车与清华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核心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深度战略合作。
MONA M03 Max来了!集MONA优点为一身,还带来了AI智能辅助驾驶
端午佳节,艾草飘香,龙舟竞渡的时节,正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
10 万车主的热爱,方程豹汽车交付量正式突破10万台!
品牌全球化再提速 长城山海炮Hi4-T正式登陆澳洲
6月新车风暴,丰田/奇瑞等多款重磅车型抢滩新能源
问界M8定位在大型SUV市场,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方面都落地了最新配置。新车最近一周(5月19日至5月25日)的交付也开始上量,成功登顶40万以上车型销售榜首。#问界M8#智驾网#智驾开箱
有汽车厂商要暴雷?下一个“恒大”在中国汽车品牌中出现?从事实依据出发,看清目前国产汽车品牌发展情况,还原事情真相。
如何圈粉年轻人,北京现代放出了“玩”的大招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5月29日消息,今天,马斯克发文称,6月特斯拉将首次实现Model Y从工厂自动驾驶交付到客户手中。
20万级纯电轿车优等生,底盘三电超毛豆3!
狂赞!比亚迪成为CCTV科技强国战略合作伙伴,科技实力太顶
一辆电动车上,如果有一个零部件“最惨”的话,那它一定是电池。装车前,被火烧、水泡、撞击、跌落各种蹂躏;装车后,还要经历极热、极寒、剐底各种酷刑考验。即便如此,还没完。
直降5.3万!比亚迪又开始掀桌子了,友商这次顶得住吗
现代汽车 IONIQ 5 N(艾尼氪 5N)试驾体验,主打一个性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