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安单飞!央企重组方案落地,2.6万员工迎新挑战

长安单飞!央企重组方案落地,2.6万员工迎新挑战

汽车麻辣烫 2394浏览 2025-06-09 IP属地: 未知

编辑:麻哥

一、政策突变:合并流产,独立成军

2025年6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一纸批文震动行业:长安汽车正式脱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为首家由国资委直管的专业化汽车央企。此前盛传的“东风长安合并”彻底终止,官方明确“聚焦核心主业、破除体制束缚”为重组核心逻辑。这一调整涉及长安体系2.6万名员工、2024年超6000亿营收资产,堪称汽车“国家队”改革的破局之举。

数据难点解读:

长安独立涉及庞杂资源切割——

员工规模:兵装集团汽车板块2.6万人(需重新划分编制);

营收分割:2024年全口径营收2767.2亿元(含合资公司),需剥离非汽车资产;

供应链重组:跨区域工厂协同成本短期或增5%(机构预测)。

二、独立动因:效率压倒规模

长安选择“单飞”直指整合痼疾:

地域鸿沟:重庆(长安)与武汉(东风)供应链跨省协同年均成本激增,这或许也是影响长安与东风合并计划的原因之一;

管理冗余:两家副部级央企合并需重构8大体系,或许磨合周期将超3年;

战略纠偏:国资委要求“放弃规模崇拜,死磕三电与智驾技术”。

正如业内人士调侃:“硬凑‘万亿巨无霸’,不如让学霸自由冲刺!”

三、机遇与争议:独立是升维还是冒险?

新长安手握三大王牌:

技术共享:整合兵装军工级涡轮技术、高能量密度电池专利;

资本特权:优先承接500亿国家级新能源基金;

合作破壁:与华为、宁德时代共研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

当然也有质疑派表示:“单打独斗难抗比亚迪!长安海外销量仅为比亚迪1/3,阿维塔年亏40亿拖后腿。”

四、行业变局:技术竞赛取代价格内卷

长安分立后,央企形成“一汽、东风、长安”三足鼎立。国资委同步严令:

考核转向:2025年“技术自主率”权重首超“营收规模”;

禁恶性降价:资源集中攻坚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领域。

网友玩梗:“以前拼谁家车便宜,现在比谁家电池硬!”

结语:

长安的“单飞”,撕开了央企重组的新剧本——宁要实打实的“技术自由”,不要虚假的抱团取暖。当国家队扔掉“铁饭碗”,端起“金刚钻”,这场与特斯拉、比亚迪的硬仗,才算真正开锣!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麻辣烫 3924粉丝    271作品 关注 驴博士探车正式更名为汽车麻辣烫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