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零跑"弃芯保价":当性价比成为新能源赛道毒药

零跑"弃芯保价":当性价比成为新能源赛道毒药

IT三剑客 2940浏览 2025-07-28 IP属地: 未知

近日,在零跑智能辅助驾驶媒体交流会上,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等在交流会上透露,零跑因芯片研发成本太高、迭代太慢,决定不再自研芯片。实际上,这并不是零跑第一次表示放弃芯片自研,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公开表示零跑从2020年就停止了相关投入,并且他认为“车企做智能驾驶芯片,账是算不过来的。”

零跑"弃芯保价":当性价比成为新能源赛道毒药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智能化浪潮中,零跑汽车选择放弃芯片自研,转而将“性价比”作为其市场突围的利器。然而,这一看似“务实”的决策背后,实则暗流涌动,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或将为零跑汽车的未来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零跑汽车曾是国内最早官宣自研芯片的新势力车企之一,但面对芯片研发的高昂成本和漫长周期,最终选择了放弃。这一决定,虽然短期内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却在无形中让渡了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权。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大脑”,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零跑放弃自研,意味着其将不得不依赖外部供应商,尤其是高通这样的国际巨头。

然而,依赖外部供应商的代价是巨大的。首先,零跑在定价权上将处于被动地位。参考行业数据,高端智驾芯片在整车BOM成本中的占比普遍超过5%,这意味着零跑的整车成本会受到芯片采购价的直接影响,若芯片价格出现上涨,其利润空间可能会被压缩。

其次是功能迭代的滞后,高通芯片作为标准化方案,主要提供的是通用的算力支持,车企难以像自研芯片那样深度定制硬件以适配自有算法。零跑若仅依赖高通芯片,算法与硬件的适配度可能会大打折扣,最终导致辅助驾驶功能的迭代速度落后于竞品。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全球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零跑还面临着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高通作为国际供应商,其供货节奏很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断供或延迟,零跑的整车生产将直接受到冲击。这种从领跑到跟跑的无奈,让零跑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零跑汽车选择放弃芯片自研,转而聚焦成本控制,本质上是想把“性价比”这个标签做深做透。然而,纯粹靠性价比而缺乏技术支撑的策略,长远来看很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陷阱。

哪吒汽车的兴衰史就是一个鲜明的警示。哪吒曾凭借低价策略快速崛起,成为新势力销量冠军。然而,从2023年开始,其销量持续下滑,市场竞争力大幅减弱。究其原因,正是缺乏技术溢价能力这一短板。长期低价策略不断压缩毛利率,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供应商断供、生产线停摆、研发投入骤降、核心专利申报停滞……哪吒汽车最终陷入了“低价-低研发-竞争力弱-销量下滑”的恶性循环。

零跑汽车如果也在类似方向上走得太远,比如减少在硬件基础能力、核心架构研发等关键环节的投入,一旦因为基础能力没跟上而出现质量问题,之前慢慢攒下的品牌信任将受到严重影响。要知道,品牌信任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口碑积累,而一旦被破坏,想重新建立起来所花的时间和成本将远远超过短期内省下的研发费用。

零跑汽车在研发方向上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重软件、轻硬件”模式。其智能驾驶团队规模不断扩大,重点研发无图城区领航、VLA大模型等先进技术。然而,智能汽车的软件和硬件从来都是相互依赖的,如果芯片的算力、架构无法匹配算法需求,再先进的软件也无法展现出其真正的效果。

零跑选择与高通合作,意味着其技术升级要在高通芯片现有的框架里进行。然而,高通作为面向众多企业的通用芯片供应商,不会为某一家车企开放最底层的技术架构。因此,零跑在算法优化时将受到硬件权限的实际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软件优势。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零跑即便拥有再先进的算法,也不得不去适配高通芯片既定的硬件框架。从长远来看,如果零跑不能在算法的独特性或者用户数据积累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就很有可能会和那些自研芯片的企业拉开技术差距。这种软件与硬件的失衡,将成为零跑汽车在智能化竞赛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不可否认,调整芯片研发策略后,零跑汽车的经营状况在短期内有所改善。在销量和出口量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这种短期经营的好转恰恰反映出了当下汽车行业里不同企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分化。一些企业把技术研发当成自己最核心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断投入来打造别人难以超越的技术壁垒;而另一些企业则因为成本和资源有限,选择把精力集中在核心算法上,硬件方面则整合外部现成的资源。

零跑汽车现在的选择正是这种分化趋势里的一个典型例子。然而,汽车行业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短跑”项目,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投入的“马拉松”。零跑汽车的“退出”若只是权宜之计,未来能否重新启动自研还不可知;若彻底放弃自研芯片,又将如何应对对手的技术压制?

在“活下去”的短期目标与“活得好”的长期愿景之间,零跑汽车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然而,汽车产业的历史早已证明,没有技术护城河的企业终将被迭代浪潮淘汰。零跑汽车的转身或许是当下最“务实”的选择,但行业的残酷之处就在于短期的“务实”有时会为长期的“被动”埋下伏笔。

零跑汽车以“性价比”为赌注的决策虽然短期内带来了销量和出口量的增长,但长远来看却隐藏着诸多负面因素。从技术自主权的丧失到性价比策略的陷阱,再到软件与硬件的失衡以及长期主义悖论,零跑汽车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在智能化竞赛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没有自研芯片的零跑汽车能否靠合作与性价比守住阵地?时间将会给出答案,但至少从当前的行业逻辑来看,忧患已然存在。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IT三剑客 0粉丝    337作品 关注 汽车行业观察者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