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天和Auto 716浏览 2025-08-26 IP属地: 未知

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栏目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和罗永浩展开了深度对话。

其讲到的话题是笔者大都不感兴趣的,唯一有个话题应当分析一番:何小鹏称中国车企仍处于淘汰赛阶段,该阶段结束还需要5年,之后大概还会剩下5家左右(车企);罗永浩追问何小鹏“目前没有悬念(被淘汰)的车企有谁?”何小鹏称“我觉得每一家都没有拿到船票,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不止一人说过中国车企最终将“只剩三五家。”

可是任谁说这句话笔者都不认同。

(以下内容为个人观点,与小鹏汽车和何小鹏观点无关)

中国汽车年产、销量是可以突破3000万辆的,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未来再深度开发海外市场之后,产销量理论上还有一定量的增长空间。如此大的体量让五家车企瓜分,剩下的这五家车企是什么角色呢?

用两个字评价该角色应当是“寡头。”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少量的“寡头”很容易形成默契,竞争?谈不到的。一旦形成“寡头”相互制衡的局面,最终结果是各大财团之间不再进行生死角逐式的竞争,各自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各自赚的盆满钵满,何乐不为?看一看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再看一看日本的三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和日产;德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是宝马、奔驰和奥迪,这些车企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是不是难以招架?究其原因正是其各自已经出现汽车产业寡头!行业发展缺乏驱动力,一旦遇到技术变革则难免上演尾大不掉、难转向的剧情,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落至下风。

前车之鉴,前车的“体温”还挺高哦。

那么想要让汽车产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可能允许“寡头”的出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淘汰谁?

现在确实是谁也没有拿到“船票。”但似乎汽车产业并没有山穷水尽,显然是不需要诺亚方舟的。

而且想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总是需要央国企去发挥重要作用的,那么如果何小鹏的预测是对的,剩下的五家车企应不应该是一汽、东风、上汽、广汽、长安呢?奇瑞、北汽、江汽等同样重视乘用车的地方国企都不会同意这个结论!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重点在于民营企业和央国企的市场占有率是需要均衡的,没有民营企业也是不行的;所以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这三家头部企业要淘汰谁?可以说这些车企里的每一家都是重量级的,背后都关联着诸多上下游企业并一定程度决定其能否经营。

实际即便是如理想、蔚来、零跑等新势力车企,其也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也是不应该轻易倒下去的。否则数以百万计的车主的权益如何保证?当大量的车主因车企的消失而承受巨大损失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敢于买车?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行业想要持续的良性发展自然要避免垄断企业的出现。

可是最终只剩三五家车企的话,不论剩下的是哪几家,它们的角色都是垄断企业、都将是“寡头。”届时行业发展无从谈起,一旦再出现驱动技术或能源技术的变革,大厦倾覆可能只在昼夜之间。所以保持足够多的汽车制造企业,维持足够多的品牌,让体量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有丰富的选项,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汽车市场容得下至少一二十家车企,且尚不包括商用车制造企业;同时也应当容得下一部分以合资或独资方式进行汽车生产销售的海外企业,毕竟国产汽车也是要出口的,文艺一些的说法或者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不论如何,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最终只由三五家车企来支撑的观点不敢苟同。

何小鹏称五年后中国车企或将只剩5家左右,该观点可否认同?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天和Auto 57粉丝    4548作品 关注 已入驻十大平台,该账号为天和MCN,天和Auto唯一爱咖号。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