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小时候开的电动越野车:加速 20 秒开外,续航 20km。 而这是现在奔驰正在研发的电动越野车:加速 4 秒,续航 650km。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25 年后,是什么煽动了汽车厂商心中的火苗,一定要把童年的电动越野车变成现实的量产? 不符合国情的越野车为什么又火了? 如果说开硬派越野车的大都是油腻的中年男人,希望用猛男造型的越野车掩饰自己早就失去的棱角和线条,但是车内智能座舱播放着的电音歌曲已经深深出卖了他们的灵魂,未来,是电动越野车的天下。 硬派越野车曾经小众的车种,如今却备受关注国内外厂商的关注,特别是纯电和混动新能源,比如比亚迪的新品牌仰望、东风猛士和明年吉利计划发布的硬派越野车。 其实越野车往往都承担着「商乘技术衔接」的角色,MPV 如此,皮卡如此,硬派越野车亦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唯独越野车能诞生坦克 300 这一现象级产品,但是卷了很多年的 MPV 只收获了一时的眼球和流量呢? 这两年开始流行的露营飞盘钓鱼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当人们玩腻了都市休闲必备的剧本杀密室,「逃离城市」的休闲格调成为了主流消费情怀,一辆能轻度越野但外观硬核的「伪硬派越野车」就显得很合时宜了,这就是坦克 300 爆红的逻辑。 不一定是真要逃离城市一段时间,而是带有「逃离城市」元素的消费很有市场,就像以前强调运动性能的车很有市场,但是开那些性能车不一定要下赛道一样。穿运动服也不一定要做运动,而是想展现一种个性风格。中国消费者用车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从基础代步工具变成了个性生活方式的标签。 越野车的兴起不仅是因为汽车厂商抓住了这波户外和标榜个性的需求,而且还是拉高品牌调性、宣扬技术工艺成熟的一种体现。就像发动机,能造顶级 V8、V12 引擎的厂商,让它造四缸发动机自然也差不到哪去;同样的,能造顶级硬核越野车,直面极端地形条件,机械结构素质也不出问题,证明技术成熟可靠,造城市 SUV 也基本差不到哪去。 但是近几年汽车产品里真正的硬派越野车是越来越少了,除了像奔驰 G-Class、路虎卫士、Jeep 牧马人这类拥有强大品牌光环和历史积淀的产品还能苟延残喘之外,其他品牌的在售产品大多活得都不算滋润,偶尔也有两三个闪光的国产爆款,比如坦克 300、BJ40、哈弗大狗,但它们比起前辈毕竟更接地气,带领更多的人涌入了越野车的消费市场。 越野的门槛,被电动化解决 强悍的越野能力,要建立在强大的动力基础上。油车时代,动力几乎可以和发动机排量划上等号。但在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下,大排量发动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一点在超跑市场上也已经得到了证实,曾几何时超跑皇帝法拉利靠 V12 发动机扬名立万,现在也开始生产 2.9 升的六缸跑车了。 另一方面,大多数硬派越野车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车壳直接在大梁上承受基础的扭力,抗扭刚度要比一般的家用车更高,但是舒适性自然不如那些家用 SUV。而当下多数 SUV 的通过性都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自驾露营需求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除了那些发烧友外,硬派越野已成为一种虚晃一枪的「生活」方式,刚性需求明显萎缩。 最后一点,在辉煌不再的燃油车时代,如果既要保证强大的动力性能和越野能力,又要兼顾日常使用的经济性和舒适性,那价格自然也不低。即使像紧凑级的坦克 300 平均售价也要达到 30 万元,坦克 500 顶配的价格更是接近 40 万元。这样的价格,足以购买豪华品牌同级别的 SUV 了,在品牌力面前,越野性能就显得不是第一重要的考虑因素了。 但是进入全面电动化时代,电机的出现可以轻松化解掉老牌硬汉越野车的桎梏,让四轮电机牢牢地控制住四个轮子的输出力矩。那么硬派越野天花板的奔驰大 G 是如何拥抱未来、实现电动化的转型的呢? 首先可以明确一点:全新奔驰 EQG 绝对不是普通 EQ 系列的 EVA 纯电平台,而是基于燃油 G 级的底盘进行改造。但是燃油 G 的大梁中部是变窄的,压根放不下动力电池,结合路试车的谍照图,是改成了中部宽的大梁结构,以便放下动力电池。 奔驰 EQG 的续航里程将达到 650 公里,动力电池容量 100kwh,充电功率最大 350kw,目前大多数普通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 200Wh/kg 以内,例如比亚迪海豹搭载的电池能量密度为 140Wh/Kg,即使是 NEDC 续航超 1000km 的蔚来 ET7,其 150kWh 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也只是 360Wh/kg。而奔驰的工程师宣布,奔驰 EQG 搭载的全新硅阳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 400Wh/kg。 EQG 的四轮电机,每个电机都提供 2 挡速比,新车还具备了 「G-Turn」 原地转圈的新特技。通过中控台上的 「G-Turn」 按钮可以启动这项功能,更好玩的是还可以使用方向盘上的拨片来选择是顺时或逆时针转圈,然后左右车轮旋转方向会相反,3 吨的 EQG 就可以在其自身长度内转动,就像履带式车辆一样旋转。 最重要的是纯电车架构还保留了后桥整体桥,奔驰在黑科技这方面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但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只用实力说话。 看完德国队自豪的看家本领奔驰 EQG,再来看看美国红脖子的真爱——悍马。诞生于通用 Ultium 平台的 Hummer EV 是一辆巨大、科幻且昂贵的车,830 马力,200kwh 的电池,重达四吨,续航里程约 563km(EPA 工况)。有蟹行模式、四轮转向、空气悬架、可变阻尼自适应悬架和装甲底盘护板,并配备通用 Super Cruise 自动驾驶辅助。 它的造型没有因为变成电动车就变得温和。粗犷的前包围以及两个硕大的拖车钩,还是让人嗅出这辆车的「野味」。它本就不属于城市,山林深处才是它的舞台。 最贵的 Edition 1 售价 11.3 万美元,但由于这个价格完全低于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再加上这三年疫情、产量表现下滑、现车交付困难导致了最高 30 万美元的加价幅度,总价能达到 40 多万美元,相当于兰博基尼 Huracan 再加上一台法拉利 488 的价格。 看来美国佬是对外国品牌的跑车没那么追捧了,还得是自己家的国宝级军转民用车,在电动化时代「真香」了。 顾客是上帝,上帝说要有电 由于用车习惯的不同,北美车厂对于中高端皮卡和 SUV 的纯电化方面尤为积极。毕竟在当地市场,这些皮卡和 SUV 占到了他们销售的极大份额,谁都想提前为自身的主力产品铺好纯电化道路。例如美国家喻户晓的福特 F-150 也推出了 lighting 纯电版本。 就算不谈 GMC 的 Sierra EV、雪佛兰 Silverado EV 这些较为亲民的车型,在高端硬派纯电 SUV 方面,我们还能看到重生的悍马和美国新势力里的「理想」Rivian,这些车型无论在创新性还是科技含量方面同样极具诱惑力和产品力。 回顾电动越野这条路上那些已然投身探索的品牌,无论是美国的通用福特 Rivian,德国的奔驰,以及今年跟进的比亚迪仰望和东风猛士,都有着庞大的乘商产品阵容和业内首屈一指的技术实力,在各自专攻的细分市场有着说一不二的市场地位,都有理由像一位巨人动用全身的力量,朝向未来投掷出自己对电动化世界的独到见解。 所以当最为前沿的电动化技术在最极端的用车场景中得以充分试验和锤炼,并付诸在单车净值更为可观的高端化车型上时,我们千万不要觉得这些看似高高在上、不明觉厉的技术离自己很遥远。 只有在专精贵的市场先行试水,吸引更多投资者、文化名人、企业高管、互联网人等高净值人群为极致技术的溢价买单,才能让车企有理由为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下放到更为主流的量产车型上,普惠更多消费者。 从这个角度上看,「高处不胜寒」的高端硬派越野如同今时今日的中国航天,没有先例可循,一切都要靠自己。而当这份伟大的冲高事业开枝散叶、奔赴星辰大海的时候,我们身为国人都将会振聋发聩并因此受益。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