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日,极氪X就要上市了。不过这一轮极氪X的热度似乎并不算高,不知道是极氪有意藏着准备给一个惊喜,还是说市场确实卷得厉害,营销牌有点打不动了。
毫无疑问,极氪X对于极氪来说很重要,尤其是极氪001在第一季度的答卷算不上高分。可是,极氪X要想成为爆款,唯一的办法就是低价冲刺一番——虽然之前大吉利高管有说极氪不做20万元以下的车,但是极氪方面的标准话术是“不做低价车”。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多少钱算低价呢?极氪X定一个15万起步价如果不算低价的话,那自然也是能够热卖的。
接下来,我们就提前分析一下极氪X的市场前景,以及市场策略。
001的欠账,极氪X的压力
要聊极氪X的定价,首先要理解到极氪品牌需要极氪X这款车做到什么销量目标。如果只是月销千辆,那么定价20万元以上也是无所谓,小众需求货卖爱家。可是,如果极氪对于极氪X这款产品的预期很高呢?
按照极氪方面给出的销量指引,极氪在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14万辆,相比于2022年翻一番。当初测算的应该是极氪001能够卖出7-8万辆,极氪009年销量在3万辆左右,而极氪X就要承担4万辆左右的份额。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在2023年第一季度电动车的价格战就打响以后,极氪001要维持7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看上去尤为困难。
极氪最新数据显示,3月极氪品牌共交付6663台,其中009销量大概为2000辆,极氪001也就是4600辆左右。第一季度,极氪一共交付了15234辆新车,这个数据为年度目标的10.9%左右。
而据1-2月的上险量数据来看,极氪001有8294辆,极氪009则为737辆。可以看到极氪001目前的销量走势并不乐观,至少四千辆的月销量水平很难让极氪满意。
所以在接下来的9个月时间中,要么是极氪001需要从目前的月均4000辆左右恢复到月均6500辆到7000辆的水平;要么就是极氪X需要在原本设定的4万辆年销基础上再加上001的欠账,年销量目标往5万辆、甚至6万辆去做。
如此一来,即便是极氪X从5月开始交付,那么月销量也都需要做到六七千辆——其实之前的4万辆目标算下来也是月销5000辆。
那这个销量目标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同平台的smart精灵一号,月均大概也就稳定在4000辆。极氪X难道能够比它还多20%?
第二、特斯拉Model 3这样的大牌纯电动轿车月销量大概是8000辆左右。极氪X作为一款同价位却级别更低的产品,可以达到Model 3的规模吗?
第三、月销5000辆可以排到新能源全车型销量的前20位、月销量7000辆就能直接来到销量榜的14位左右。极氪X作为一个新品牌的车型,产品定义又比较高级,其销量规模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因此,极氪X如果要承担如此大的销量任务,就意味着它需要有一个“惊爆”的价格或者碾压对手的产品力,才能后来居上。
smart以先手出牌,极氪X的新奢何以差异化
在讨论极氪X定怎样的价格能成为爆款之前,先来看看极氪X的产品力。
极氪X和精灵一号本质上就是同一款车,同样基于PMA2平台,只是换了设计,和之前采用双叉臂的PMA1平台的极氪001关系反而不多。比如根据之前工信部的申报,极氪X也有315kW的双电机、200kW单电机两种版本,66度电池组,轴距也是一样的2750mm,
那么,消费者必然会把极氪X和smart精灵一号放在一起对比。
这时候极氪X试图创造一种更加时尚、更加豪华的产品认知,以此来和精灵一号形成差异。所以极氪X也就有了 “新奢”的产品定义,可以看到内饰有了更多的软皮革包裹,也有了玫瑰金的按键和衣服挂钩,还有了可移动的大屏。
只是,这些真的能够支撑起消费者认可极氪X比精灵一号更高的定价吗?个人认为很难。
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是,极氪品牌本身并没有任何豪华品牌溢价的能力,极氪001之前的成功更多是依赖于当时27万元左右买一辆五米级大车,相当于“用比宝马3系更低价格买宝马5系级别的车”。可以说,极氪从来不是一个有溢价能力的豪华品牌,更像是性价比的高端品牌。
对于消费者而言,极氪X拥有更豪华的内饰、更多的配置是理所当然,而产品本身不能因为这些“豪华感”的增加就有溢价的能力。这些配置只不过是极氪这个新品牌为了让消费者买单而应该付出的“代价”。
反观smart这边,虽说外观审美见仁见智,但是精灵一号上的徽标有“奔驰设计”,同时smart品牌耕耘多年,品牌DNA的传承都是让消费者买单的缘由。而即便极氪X可能做工、配置更好一些,但是也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回到产品层面来说,基础平台决定了竞争力的天花板,而花哨的细节只不过是抬升下限。并且从极氪X目前展示出的四座设计、前后移动的中央扶手、可移动中控屏幕、电动车门等等都是高配车型才会有,低配车型或许相对普通。
此外,本身极氪X也更像是欧洲市场热销的Hatchback两厢车,而非原生的SUV车型。
比如在车身高度这一块,精灵一号达到了1636mm,而极氪X仅为1572mm,和大众ID.3相差无几。甚至整个产量尺寸都更接近于大众ID.3,很难说得上SUV。这样会给消费者形成一种刻板印象:极氪X的定价应该对标合资两厢车。
定价终局:20万元给补贴,还是直接16万起步?
极氪X有比较大的销量压力,同时在产品力、产品定位上也无法完全和同平台车型smart精灵一号拉开差距,那么能做文章的就主要就在价格上了。
对于极氪X来说,更大的问题是,这款车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价格对标,那就是smart精灵一号。后者只看66度电版本的话,其起步价格也只有19.42万元,落在了20万元以内,而小电池版本只需要17.9万元。在消费者看来,极氪X就算配置更高,购买门槛超过20万元也是无法接受的。
另一方面,从整个宏观市场来说,极氪X定价在20万元市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飞凡F7,其起步价已经拉低到20.99万元,这款车还是5米级别的轿跑车,比极氪X算是大了两个级别。再看包括比亚迪海豹、特斯拉Model 3这类中型电动车的价格,谁不是20万元出头呢。更不用说包括零跑这类价格杀手,直接把自己的产品从20万元降到15万元。
同时参考之前一些合资电动车产品的价格,以福特电马和日产艾睿雅为例,这两款车的入门价格都在21-22万元,一个是中型SUV,一个是长续航的紧凑型SUV,也体现出20万元电动SUV的内卷。
还有就是燃油车市场的大幅折扣,现在奥迪Q3的入门价格已经是20万出头,奥迪A3更是只要十六七万元,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豪华品牌。
整个20万元的价格区间已经卷成一团,各种级别尺寸的车型都有。一旦极氪X把购买门槛放到20万元以上,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声响了。
如果极氪X要把价格拉上去,又要把购买门槛降低,是不是没有办法呢?
也不是。最早极氪001上市,定价在29.9万元,恰好能够享受国补,补贴后售价来到了28.1万元。同时又给出了一个5000元抵扣2万元的政策,使得极氪001这辆五米尺寸的纯电动车购买门槛一下降低到了26.6万元。要知道,当时尺寸小一个级别、续航更少的的大众ID.4都要25万元左右。
因此,这次极氪X很大可能也是照着001的思路来,先定一个20万元左右的价格,虽然已经没有了补贴,但是可以给一个限时定金膨胀政策,变相优惠1.5万元。这样一来,极氪X的起步价可能就直接来到18.5万元,自然就低于竞争对手smart了。
可是,18.5万元的极氪X就能够爆款吗?
客观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但是距离爆款还有一定距离。
原因很简单,在紧凑型电动SUV中,20万元显然是一个门槛。花得起这个钱的消费者,可以买更高级的车,花不起这个钱的消费者也不会想着往上够一够,而是直接去选择更低价位的车型了。因而极氪X想通过定金膨胀的方式拉动消费者,我们认为可能性并不大。
实际上,销量最大的紧凑型电动SUV产品是比亚迪元PLUS,如果要想成爆款,那所定价格就必须向元PLUS的基盘用户要销量。可是极氪X即便是在18.5万元也和比亚迪元PLUS主销车型有大概2.5万元的价差,这样也是无法有效抓取潜在客户。
除非极氪X如果能把66度电池版本的起步价定在17.5万元左右,相当于和元PLUS的主销车型价差缩小至1.5万元左右。这样极氪X至少是有可能支撑起极氪在2023年的销量的。
或许有人认为,极氪001现在都要卖30万元起步,极氪X一下就拉低到17.5万元实在是太掉价了。
但是个人认为极氪X的低起步价并非不可能。
首先,极氪001目前的定价是有些虚高的,相比于去年的定价有了2-3万元的上涨。按照极氪001理性应该在25-26万元的价格来看,极氪X定价在17.5 -22万元,是完全可以衔接的。
其次,今年锂电池价格大幅降低,比高峰时期下浮了60%以上,使得极氪X的66度电池成本有了很大的空间,这是可以让出去的。
与此同时,极氪X更需要考虑让定价一步到位的问题。
极氪X其实没有必要考虑定金膨胀的问题,5000元抵2万元这种前几年的打法放到现在已经很难刺激到新能源车消费者了。从消费者角度,你既然可以定金膨胀优惠1.5万元,说明你的实际价格就可以降低1.5万元,而现在定价20万元,不过是“逼单”。这样只会进一步触发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毕竟下半年新车更多。
此外,如果极氪X一开始定价高了,一旦比亚迪对元PLUS或者海豹进行降价,那么极氪X再跟随调价只会更被动,因为调价会伤老车主,不调价没有新增订单。
所以,一个纯粹的低起步价才是极氪X能否成为爆款的关键前提。
就像是微博KOL孙少军说的,降价不能解决销量问题,但是可以解决对手,这就足够了。换到极氪X的定价也是一样,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低起步价并不一定能够真得解决极氪的销量问题,但至少能够让竞争对手卖不出去,这至少就赢了一方面。
总体而言,虽然极氪说自己不做低价车型,但是谁又会觉得17.5万元的极氪X价格低呢?只要极氪自己能想明白这一点,那么极氪X的定价还是有充分空间的,而这也将会反馈到销量上。
毕竟,销量二字,对于今年要准备IPO的极氪才是至关重要的数据。
文|JackieLXX
图|网络
威图&易盼联手TÜV南德:《威图&易盼助力设备出海白皮书》发布
身为新能源“大魔王”的比亚迪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单月销售38.26万辆,同比增长11.9%。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华为一直说自己不造车,但是中国汽车产业中却处处有华为的影子。不止有像是岚图、阿维塔这样采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独立品牌,华为更是打造了一个包含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的“鸿蒙智行”生态联盟,从设计到销售全都由华为一手包办,和华为自己造车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重磅官宣!比亚迪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达成战略合作
打牢地基再发力,东风本田的转折之战,要比别人来的更快更好?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
相比丰田和日产,本田一直以技术先进、追求科技而著称。
《早懂车》获悉,比亚迪日前正式官宣,今年将与足球青训组织“海选未来”继续合作,助力中国足球少年勇敢追梦,一路向前。“海选未来”是前国脚、被誉为“中国太阳”的孙继海创办的,致力于寻找和培养具有潜力的足球少年,为中国足球的未来输送人才。此次合作,是比亚迪在足球发展领域持续深耕,专注中......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大家都没想到,BUG会如此之多。
15个月创造巴西速度!比亚迪海外最大工厂首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改写拉美汽车版图
比亚迪海外又火了,巴西工厂的首辆电车下线了,还有来自巴西总统和里约市长的肯定,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改写拉美汽车未来,迪子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