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随着首台MAZDA EZ-6全球车型MAZDA 6e从南京工厂下线,长安马自达正式吹响了向新能源时代全面进军的号角。与此同时,“双百翻番”战略的发布,也宣告了这家合资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转型决心,更揭示了中国汽车工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深刻变革。
不久前,在长安马自达新能源战略研讨会上,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就像外界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长安马自达对扎根中国市场发展有强烈的信心,未来不仅不会放弃,还在持续加大投入。而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战役中,长安马自达以“中国智造+全球标准”的双重基因,更是为合资品牌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解题思路。
“双百翻番”战略启动重塑长安马自达行业竞争力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长安马自达推出的"双百翻番"战略,是其面向新能源时代提出的系统性突破计划。该战略以"核心技术自主化率翻倍"和"新能源销量占比翻倍"为双核心目标,通过技术升级、全球布局、品牌重塑三大工程,构建起合资车企在电动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体系。根据此前发布的《长安马自达中国市场行动纲领》,长安马自达计划到2027年实现新能源车型年产销量3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90%,并投入超百亿元专项资金攻坚核心技术自主化研发。
作为马自达全球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的南京工厂,已整合博世、宁德时代等国际顶尖供应链资源,形成涵盖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技术的全链条研发体系。未来三年,企业计划投入超百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攻坚三电技术自主化研发,目标到2027年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率翻倍。这种"全球标准+本土创新"的融合模式,既延续了马自达品牌高刚性车身(车体高强钢占比达86%)、电感驾控(经德国不限速公路验证的50:50轴荷比)等传统优势,又深度植入长安的电动化基因,形成技术代际优势。
同时,马自达品牌的全球布局维度更展现出战略远见。其南京工厂同步设立新能源整车出口中心,首批MAZDA 6e车型已直供欧洲、东南亚市场,标志着合资车企首次以"中国智造"身份参与全球新能源竞争。这款车型采用同时满足中欧安全标准的设计(全系标配9安全气囊、通过欧盟三电认证),其5.6米最小转弯半径精准适配欧洲城市路况,彰显"全球车"的普适性。依托上海港、宁波港的滚装船运输网络,长安马自达正将中国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全球化输出能力,目标实现新能源出口贸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邓智涛特别提到,MAZDA 6e将于4月22日从上海港启程欧洲市场,今年夏季完成欧洲上市,而长安、马自达与一汽三方已达成融资协议,首批20亿资金报批通过,为全球化战略提供强力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马自达社长毛笼胜弘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将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翻倍水平,跻身合资电动化第一阵营。支撑这一目标的,是快速扩张的产品矩阵:继MAZDA EZ-6之后,2025年将推出全新SUV车型,未来两年内还将发布第三、第四款新能源车型,全面覆盖轿车、SUV等细分市场。通过"设计自主+技术共享"策略,品牌既保持"魂动美学"的标志性设计语言,又借助中国电动化平台实现成本优化,重塑"颜值与驾趣兼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赢市场”打造行业“新范式”
现阶段,长安马自达的转型实践,标志着合资模式正从1.0时代的"本土化适配"向2.0时代的"全球化反哺"实现质的飞跃。这种创新路径深刻体现在三个维度:
首先,企业完成了角色重构——南京工厂已超越传统制造基地的定位,转型为马自达全球新能源生态链的核心枢纽。这里不仅承载着制造职能,更构建起完整的研发体系,与欧洲、广岛研发中心形成"三角协同"机制。中国团队研发的MAZDA 6e电池安全技术、高效电驱系统通过出口实现技术反哺,而欧洲市场的真实用户数据又反向驱动本土研发迭代,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其次,是价值链条实现重构升级。通过"双百翻番"战略的实施,企业构建起"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全球出口"的闭环生态体系。这种以成熟供应链为基石、以全球化渠道为杠杆的模式,成功规避了新品牌出海的本土化障碍,将中国智造优势转化为产业话语权。
最后,这种转型正在引发产业层面的重构效应。在造车新势力主导的市场中,长安马自达以独特路径证明了传统合资企业的价值,虽不追求参数极致,却凭借严苛的工程验证体系确保品质稳定性。这种"长期主义"制造哲学,不仅抬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品质基准,更通过"全球统一标准"的生产体系,为中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新范式。这种鲶鱼效应,正倒逼整个行业在技术创新与品质坚守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以中国支点撬动全球市场马自达在华工厂完成“蜕变”
站在成立20周年的历史节点,长安马自达的转型实践已超越单一企业的发展轨迹,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鲜活样本。这种蜕变不仅体现在产品、技术、产业三个层面的深度进化,更昭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可能。
产品层面,企业正通过MAZDA 6e开启全球化裂变进程,而后续规划的第三、第四款车型,将进一步拓展至MPV、跨界车等细分领域,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纯电+增程"双动力矩阵,与合资新能源竞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
技术演进则遵循生态化路径。在智能化领域,长安马自达选择务实策略:短期聚焦L2级辅助驾驶的成熟应用,而非盲目追求高阶智驾。这种选择与其"驾控至上"的品牌基因深度契合——经过德国不限速公路验证的底盘调校、5.6米最小转弯半径等机械素质,确保电动化时代的驾驶乐趣。长期规划中,通过与地平线等本土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有望开启智能化技术的跨界突破,形成"机械素质+智能科技"的双轮驱动。
产业角色的升维更具战略意义。从"马自达在华工厂"到"全球新能源创新基地"的蜕变,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角色的历史性跨越。长安马自达的实践表明,合资企业不仅能扮演技术引进的桥梁,更可成为自主创新成果的输出平台。
这种"以中国支点撬动全球市场"的创新模式,为日产、大众等传统跨国车企的转型提供了新范式,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链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底气与实力。邓智涛特别强调,企业已建立300余人的研发团队和千名资深工程师组成的制造团队,并通过"两个必须"管理法则提升组织效率,为战略落地提供体系化保障。
结语:
当MAZDA 6e从南京工厂驶向欧洲港口时,其承载的不仅是单一车型的出海,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换。长安马自达的“双百翻番”战略,以合资2.0模式打通了“中国智造-全球市场”的价值链,在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三重变革的交汇点上,为传统车企的转型提供了兼具务实与远见的解决方案。这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或将重新定义“合资”二字在新能源时代的含义——不再是妥协的产物,而是融合全球智慧、引领技术潮流的战略高地。
更大电池却没有换来更长续航,本田P7的操作看不懂了!
3月车型销量TOP200,微型车霸榜轿车前三,SUV榜首增长超3倍?
空间变大,还标配零重力座椅、新山海L9“加量不加价”。
全系标配高阶智驾+智舱,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限时宠粉10.58万元起!
上一届上海车展,新能源车型的密集发布,让传统中国车市“巨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今仅时隔两年,合资车企的领军企业之一,上汽大众携电动化战略全速进阶,于主场秀出合资2.0成果。从燃油时代的领军者到电动赛道的加速者,上汽大众将在2025车展上展现怎样的“新实力”阵容?让我们提前一......
随着3月各大车企陆续公布旗下车型的销量数据,3月各款车型的销量榜陆续发布,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3月轿车的销量排名,从榜单的表现来看
传承汽车文明 致敬奋斗荣光——东风汽车博物馆在湖北十堰盛大开馆!
比亚迪海洋超值驾,惊爆一口价!只需14.98万元,海狮07EV开回家
比亚迪最超值新车钛3即将上市,这款车型此前预售价是13.98万元起,定位科技潮品SUV,是方程豹品牌首款纯电车型。
2025年4月15日,进口旗舰大六座沃尔沃全新XC90上市发布会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行。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药老字号迎来全面价值重估,投资者可以沿袭三大方向布局。
中欧电动车关税破冰,打了特朗普一个回马枪
比亚迪海洋网再次抛出王炸——海狮05EV以「都市智选SUV」的身份,携11.78万元起售价与全维越级实力闯入A级纯电市场。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市场的当下,沃尔沃XC90作为北欧豪华旗舰SUV,在新能源与新势力的夹击下,这款经典车型的取舍与坚守,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的困境与希望。
此前,美国对中国动力电池加征的累计关税突破132.4%,储能电池税率更攀升至114.9%,试图掐断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崛起之路。面对这场“关税风暴”,中国汽车以技术创新为盾牌,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一场硬核突围。
4月20日奇瑞旗下首个皮卡品牌发布 定名RELY威麟
探店体验问界M8,空间大配置拉满家用无短板
155万迈巴赫跑滴滴,月入过万还是血亏?#迈巴赫# #网约车# #滴滴# #豪车# #奔驰#
随着车市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车企试图通过价格战等手段迅速占据市场,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利。然而,一汽丰田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以“长期主义”为核心理念,推出“时光焕新计划”,不仅展现了一汽丰田对未来市场的深远洞察,更体现了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上海车展倒计时7天,3月销量暴涨120%!上汽大通即将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