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上,合资车企们上演着“大反攻”。
要知道,在以往,一向都是自主车企的“独角戏”,合资车企们是角落里的“配角”,经过价格战、智能化、电动化的洗礼之后,合资车企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在留在牌桌,必须拿出过硬的实力,才能与中国本土车企“掰一掰手腕”。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急剧缩水。数据显示,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20年的60%下滑到了2024年的35%以下。时下的形势是,若合资车企们继续坐以待毙,等待的结果很可能是出局。
实际上,合资车企们的逆势反攻,并非简单的技术路线调整,而是涉及到战略布局、合作模式与电动化转型等全方位的革新,以适应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和快速变化,力求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夺回主动权。
产品攻势来势汹汹
首当其冲的当属大众集团,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参展团,其中7款全球首发车型中有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通用汽车旗下别克品牌推出“逍遥”超级架构,支持MPV、SUV、轿车全品类柔性生产;凯迪拉克LYRIQ-V以3.3秒破百的狂暴加速重新定义美式豪华。
日系品牌也不甘示弱,日产全新新能源架构“天演”的首款纯电轿车N7迎来首秀,由郑州日产中日研发团队共同打造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正式首发。搭载华为鸿蒙座舱与momenta的激光雷达智驾系统的广汽丰田的D级旗舰纯电轿车铂智7、中国团队主导设计的本田量产版轿跑SUV烨GT也迎来亮相。
除了以上传统合资销量巨头们,豪车品牌例如奔驰的CLA,奥迪的AUDI四字母都采用中国的智能化抑或是电池供应方案推出全新的车型。
借力本土技术 反向合资2.0开启
上述合资车型都有一个共性——产品智能化技术来自中国本土。实际上,本届上海车展与其说是合资品牌的新车亮相,倒不如说是本土智能化技术的内部角逐。车型研发上不再是海外品牌的主导,话语权开始转向了本土,灵魂都变成了“中国造”。
大众发布的三款全新概念车ID.AURA、ID.ERA、ID.EVO中,ID.AURA搭载中国本土企业酷睿程(与地平线合资)合作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后二者智驾智舱与电子架构均来自小鹏。别克的插混GL8陆尚的来自于上汽通用本土自主开发的CLEA架构,智能辅助驾驶采用momenta技术。日产N7主要由东风日产团队主导开发,其设计与东风eπ007共享平台,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搭载Momenta提供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
综合以上不难发现,合资车企们主要从智能化生态合作、三电系统的本土化、研发体系变革等方面适应本土环境。其中,智能化方面丰田接入鸿蒙系统,大众与地平线联合开发ADAS,日产等采用Momenta智驾方案,均依赖中国科技企业的算法与芯片支持。三电系统上,比亚迪弗迪电池、宁德时代等企业为丰田、本田提供核心动力电池实现成本优化。研发体系上,决策权逐渐向本土团队倾斜,缩短研发周期以及产品生产效率。
合资车企们在中国享受了高度发展的红利,也体验了急剧下滑的失速。合资品牌在中国深耕几十年,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意味着合资车企们已经不能安稳“躺赢”,要想留在这个最大的单一市场,他们也拿出“更中国”的姿态重塑竞争力。
合资本土化“在中国 为中国”
战略布局上,大众未来三年计划推出超30款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插混及增程式动力,并依托中国本土供应链加速技术迭代。同时,上汽通用也表示加大新能源的投入,争取到2026年新能源效率占比超过50%。
根据规划,宝马将于2025年在华推出10余款新车,2026-2027年进一步扩充至20余款,涵盖新世代系列、M高性能车型及MINI电动化产品。日产中国也宣布将加速产品阵容换新,计划到2026年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5款日产品牌车型。
电动化缓慢的的北京现代也计划将聚焦本土化、智电转型与海外市场开拓三大方向。股东双方增资80亿元,全力支持北京现代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及渠道升级等领域深耕。在战略方面,提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
总结:
在国产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下,合资车企们都面临巨大挑战。市场压力之下,我们也可以看到海外车企都在开始转向与中国供应链合作。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技术合作上,还涵盖了市场合作、产业链合作以及政策合作等多个方面。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合资品牌将在中国新能源车市掀起新的竞争浪潮。
2025上海车展上,北京现代、悦达起亚、雪佛兰等多家合资车企悄然离席。两年后的车展上,合资车企们会带来更多惊喜还是唏嘘,时间会给出答案。
For The Drivers
上汽集团全新商用车战略发布,与华为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
这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新能源巨头,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未来图景。
中兴通讯崔丽:大模型落地门槛显著下降,AiCube三年磨一剑
比亚迪一季度出口 21.4 万辆,登顶 7 国销冠!中国车企改写全球汽车格局
4月28日晚间,裕太微(688515.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据公告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共实现营收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86%。2024年,在半导体行业周期性下行逐渐收尾、市场需求逐步复苏的背景下,下游客户的订单需求呈现回暖态势。公司的2.5G网通以太网物......
2025 年 4 月 25 日,2025 中国汽车消费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备受关注的汽车售后服务消费者口碑测评结果。北京现代凭借出色表现脱颖而出,斩获 “2024 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消费者口碑 - 卓越品牌” 大奖,在合资品牌中综合评价位居榜首。这已是北京现代继......
腾势N9安全大满贯!除了安全性能外,乘坐空间究竟怎么样?一探究竟~
享道出行携手航旅纵横发布首个“陆空一体化”服务新标准,引领出行体验升级
VLA上车倒计时
哈弗狗品类又搞事情,这价格究竟是真香还是套路呢?
世界框不住 阿维塔06上市试驾会-石家庄站燃爆全场 势不可挡
宁德时代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
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在全球多个重点市场斩获销量冠军
拨开太极集团一季报数据迷雾,研发与营销的“一升一降”战略调整暗藏转机。一季度,太极集团营收环比2024年四季度增长超44%,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79%,销售费用同比降低70.95%,资产负债率较期初减少0.28个百分点。在“十四五”收官关键期,一起来探究这家中药龙头企业数据背后......
近日,三一重能(688349.SH)正式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77.92亿元,同比增长19.10%;同期归母净利润达到18.12亿元。此外,2024年公司总体毛利率为16.90%,同比提升3.28个百分点,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在回馈股东方面,公司拟向全体......
一汽-大众
4月29日,郑州银行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在去年完成利润正增长的基础上,郑州银行延续向好趋势,资产、存款、贷款、营收、利润五项指标均实现增长,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韧性十足。与此同时,郑州银行经营亮点频现,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个人存款......
烧机油的发动机务必更换废气阀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来一期纯分享:在自媒体的横行的时代,我不时会思考传统的垂类平台的价值是什么,但这两天我看到了太平洋的AEB大横评,我意识到这类高成本大制作的横评内容,依旧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