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红背后,两极分化。
曾几何时,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风光无两,中国消费者甘愿为其产品品质与品牌溢价埋单。合资车企市占率曾一度高达70%。
而今,合资车企仿佛步步撤退的老将,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被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一步步蚕食。
然而,今年上半年,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合资车企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大洗牌,这些中国汽车市场的老将,也开始“爆冷”,扭转战局。
01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1万辆和25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4.5%。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70.7万辆,同比增长19.3%,市占率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为67.3%。
不过,环比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已连续两个月回落,距4月70.7%的市占率高点,缩水3.4个百分点。这从侧面反映出合资车企市占率,正逐步回升。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简称“乘联分会”)统计数据也表明,外资品牌企稳回暖迹象明显。6月,合资车企零售51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6%。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合资车企务实推进产品与渠道策略,虽然去年受到重挫,但今年其以稳定利益为核心,改善了经销商预期,上半年表现较为优秀。
02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不论是批发端还是零售端,今年上半年,南北大众的累计销量都在快速回升,上汽大众累计零售销量更是转为正增长。
得益于此,德系品牌6月零售份额回升至16.1%,较5月提升0.8个百分点。
「来源:乘联分会」
与此同时,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在继续保持零售销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一汽丰田重返累计批发销量TOP 10,且零售与批发销量累计增速均超20%。
可以说,今年以来,合资阵营销量回暖,南北大众、南北丰田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03
以上汽大众为例,上汽集团公告显示,上汽大众6月批发销量为9.3万辆,同比增长13.1%;上半年累计批售49.2万辆,同比降幅已显著收窄至3.9%。
「来源:上汽集团公告」
终端市场,上汽大众6月零售9.6万辆,同比增长15.1%跑赢大盘。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达52.3万辆,同比增长2.3%,跻身厂商零售销量榜TOP 6。
行业数据显示,1-6月,上汽大众帕萨特、途观L和朗逸的零售表现,分别“霸榜”国内燃油中型车、燃油中型SUV和燃油轿车。
在“油电同进”战略下,上汽大众通过稳住燃油车“基本盘”,为其销量回暖打下基础。而新能源车型或将成为上汽大众2026年的重要增量。
据悉,上汽大众首款增程车型ID.ERA量产版将于2025广州车展发布,2026年量产上市。
04
《汽车K线》了解到,大众汽车集团计划2026年在华推出超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覆盖包括燃油、纯电、插混以及增程多种动力形式。
7月13日,一汽-大众发布消息,4款基于大众全新平台的新能源车型将于2027年在长春基地投产。
未来两年,南北大众仍将是大众汽车在华完成新能源转型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累计销售43.6万辆,同比增长3.5%。6月,大众、奥迪(含进口车)、捷达三个品牌合力,零售销量突破16万辆。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作为曾经中国单一车企销冠的一汽-大众,6月批售15.8万辆,同比增长16.1%,排在比亚迪、吉利和奇瑞之后。
可值得注意的是,奥迪、捷达品牌销量增速明显高于大众品牌。
南北大众的发力,已为德系品牌吹响复苏号角,只是奔驰、宝马和保时捷这些传统德国豪华品牌,在中国高端、豪华品牌的围攻下,还没找到突破口。
05
日系合资车企中,广汽集团产销快报显示,广汽丰田6月销售7.1万辆,同比增长1.4%;上半年累计销售34.5万辆,同比增长2.58%。
「来源:广汽集团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汽集团各业务板块中,不论是单月还是累计,广汽丰田成为销量增长的“独苗”。
乘联分会统计口径下,6月广汽丰田零售同比下滑2.3%至6.8万辆;一汽丰田零售7.2万辆,同比增长13.8%。
南北丰田虽单月表现略有差异,但上半年零售销量分别达到36.4万辆和37.8万辆,均逆势实现同比正增长。
「来源:乘联分会」
此外,东风日产(含启辰、英菲尼迪)6月销售4.9万辆,其纯电轿车N7表现亮眼,单月销售6189辆,登顶合资新能源榜首。
据日产中国披露数据,6月中国市场销量达5.4万辆(含商用车),同比增长1.9%,结束连续15个月下滑。
06
然而,若将目光投向更广的范围,合资阵营的“企稳”实则只是局部现象。
本田的销量表现依旧承压。本田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整个上半年,本田累计在华销售31.5万辆,同比下降24.2%。
6月,本田在华终端销量为5.8万辆,同比下滑15.2%。其中,广汽本田终端零售3.1万辆,同比下降近10%;东风本田虽未单独披露终端销量,但根据本田中国和广汽本田的数据,可知其6月终端销售约2.7万辆。
从上市公司广汽集团公布的数据看,广汽本田6月销量为3万辆,同比下滑12.6%;上半年广汽本田累计销售15.5万辆,同比降幅达到超25%,为广汽集团四大板块中降幅最高的存在。
东风本田同样是东风汽车集团中的累计销量降幅之最,上半年销售14.9万辆,同比下滑37.4%。
「来源:东风汽车集团公告」
另外,曾经风光一时的长安马自达,如今已鲜有声量,令人为之感到惋惜的同时,凸显合资车企分化加剧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与凯迪拉克,今年上半年频频推出新车或年款车型,依靠一口价政策,销量快速回暖。
上汽集团公告中,上汽通用6月销量同比猛增80.6%至4.7万辆;1-6月累计销量为24.5万辆,同比增长8.6%,成功扭转今年3月以来累计销量负增长的局面。
07
回溯历史,合资车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其意义远超单一的市场份额之争。
合资车企及其庞大的供应链体系,长期以来是吸纳高质量就业的“蓄水池”,直接或间接创造了数百万计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
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层面,合资车企更是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打下了基础。
因此,当前合资阵营出现的企稳回暖迹象,其价值不仅在于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更在于它们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依然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
尤其在资本、互联网造车的浮躁时期渐入尾声,受过教育的中国消费者恐怕还是会选择那些品质可靠性更好的百年品牌,毕竟汽车不是电子快消品,死机还可以重启。
Views of AutosKline:
2025年,先稳住阵脚,2026年,没有补贴政策扶持后,合资车企将在新一轮强产品周期攻势下,重拾竞争信心。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消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