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车智能化赛道 谁能领跑?

新能源车智能化赛道 谁能领跑?

新出行 6浏览 2024-02-26 IP属地: 广东

“油电同价”已经成为了历史,迎接我们的是更加激进的“电比油低”。新年伊始,各家车企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浪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场惨烈的“价格战”还停留在各家的入门车型之上,但也不排除这场浪潮会快速的席卷各个细分市场的车型。

客观来看,降价固然能在短期内刺激市场增加销量,也能赢得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如果大家都在比谁的价格低,而失去了对于产品亮点以及产品技术的打造,对用户、对一个行业的长期发展,都没什么好处。尤其现在是智能汽车的时代,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新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化升级,我们常常说的企业核心技术,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去支持开发。

所以降价的浪潮之中,我们难道只能对比谁家的价格更低?买车我们又到底需要关注什么?

而在 2 月 22 日,随着蔚来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推出 2024 款车型,并且加量不加价,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中找到答案。

一、硬件上需要“遥遥领先”

在燃油车时代,我们选车最为关注的无疑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到了新能源领域,过去几年的技术积累主要集中在电机和电池方面,不过我们都看到了,现在电机的性能和电池的容量指标,具体到车辆的加速和续航能力上,各家车企日益趋同,接下来比拼的关键,开始集中到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研发迭代上。这里不仅仅是考验一个品牌研发团队能力的问题,同时也是支持软件持续高效运转的硬件的问题。

最显著的就是智能驾驶。2023 年一些品牌执着于开城,蔚来强调的则是开放里程总数。比如蔚来截至今年 1 月,全域领航辅助可用里程已经超过 101 万公里,涵盖了全国高速、高架以及城区道路,并覆盖到全国 606 座城市,主干路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

数字的背后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你的智驾硬件,你的算力,能否撑得起越来越庞大复杂的软件算法,能否在越来越精密复杂的使用场景中更精准更高效的做出计算。

我们可以看到,蔚来 2024 款把最重要的升级放在了座舱芯片,由高通骁龙 8295 取代了上一代的 8155。是诚意不足?还是平台升级能力到顶了?

其实不然。蔚来现有全系车型所用的平台,自 2021 年 ET7 上市起,就已经标配了 4 颗英伟达 Orin X 芯片,这是目前行业内性能最好的用于支持智能驾驶的芯片。4 颗芯片的总算力高达 1016TOPS。要知道直到去年末,哪怕部分新上市的车型,算力达到 508TOPS 的车型已属高端。比如同样采用华为智驾芯片的阿维塔 11 和问界 M9,算力为 400+TOPS,配备双 Orin X 芯片的小鹏 G6 和理想 L9,算力都是 508TOPS,而特斯拉 FSD 的算力,仅为 144TOPS。

更高的算力,意味着更强的性能冗余,和更长使用周期的迭代能力。2023 年是智驾突飞猛进的一年,2024 年的技术迭代速度会更快。眼下,可能 256TOPS 的算力就可以轻松应对当前的智驾软件和算法。明年呢?两年后呢?当智驾算力的需求超过 1 颗甚至 2 颗 Orin 能力的时候。用户怎么办?想要体验更好的智能驾驶技术,也许只有换车了。而蔚来的用户,正因为有 4 颗芯片的算力冗余,别说最近两三年,就是再多几年,也依然不存在这方面的压力。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讲,确实“到顶”了,蔚来很早以前就给用户准备好了,不需要再升级了。

或许大家想问,为什么蔚来一定要紧抓行业最顶级的硬件不放,就不能均衡一下硬件成本提高一下车型的性价比吗?

此前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蔚来完全可以减少 2 颗 Orin X 芯片,整车成本可以直接减少一两万。其实蔚来也曾有过回应,他们觉得有必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体验。智能驾驶一旦路线和技术跑通,迭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那么蔚来提前布局硬件的理由,也是合理的。

然后回到 8295 芯片,它取代了上一代的 8155 芯片,成为蔚来智能座舱最新的计算核心。

8155 不够用了吗?高采购成本的 8295 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以我们所熟悉的手机为例,目前我们所能接触的最新硬件有骁龙的 8Gen3、苹果 A16 等等,手机的芯片的算力我们是能最直观感受到的,芯片的能力直接关乎到了手机的处理性能、流畅度等等。

而 8295 就是当前车规级别最新、最强大的芯片,其 AI 算力相较于上一代产品提高了 8倍。并且其相较于手机上的消费级芯片,工作环境会更加苛刻,并且车机芯片相对来说会跟随车辆一整个生命周期,所以提前预埋一颗高算力芯片会显得更加重要。

并且座舱芯片关乎到了更多层面的体验,而不是局限于一个车机屏幕,这也是为什么蔚来要在这方面追求顶级硬件。

早前的极氪 001 就遇到了 820A 芯片性能不足的问题,所以只能又提出更换芯片的解决方案。

所以芯片的好坏与否,直接关乎到我们的智能座舱体验,毕竟大家都不想面对一个卡顿的车机、反应奇慢且啥也不会的语音助手等等。

并且现在有个即将上车的“时髦功能”也需要大算力的芯片加持,那就是座舱上的 AI 大模型。例如蔚来将在一季度实现落地的 NOMI GPT,它基于多模态感知的端侧大模型,NOMI GPT 可通过车内摄像头轻松识别千种物品;NOMI GPT 还可以根据非颜色类词组,完成氛围灯的颜色组合,实现可以像人一样与大家对话的语音助手。后续,NOMI GPT 还将实现更多与蔚来服务、社区的深度融合。

无论智驾还是智舱,顶级的硬件虽然不会带来绝对的顶级体验,但在智能化占据主流的时代,车企需要通过这些硬件去筑基,逐渐提高用户的用车体验,也就是“下层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二、买车后也要“常用常新”

在新能源领域,这些都将成为过往。OTA,类似我们手机的应用和系统升级,开始成为智能汽车的一项创新功能。通过OTA,车辆的使用功能会得到优化、可能也会加入更多的应用程序;更高级的OTA,如蔚来的智能系统,更是可以针对底盘、悬架、驾驶性能做出优化升级,从而获得更好的驾乘感受。这些能力,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买车之后,车辆出厂时是什么样的状态,整个生命周期就是什么样的状态,除了常规的售后保养和后期定制化硬件改装,这台车就不会再给我们带来变化。

蔚来在春节前,发布了最新的Banyan2.4.0系统,这已经是蔚来品牌的第 109 次 OTA。不同于此前的几次升级,这次推送的 4D 领航功能甚至还能改变我们的驾驶与乘坐体验。

理想情况下,车辆根据车身上的智能驾驶硬件提前生产路面特征,再通过实时或离线的大数据处理,最终反馈到底盘域中,实时调整悬架高度和阻尼控制策略,让车辆的行驶舒适性更优秀。当蔚来用户开的越多,数据库越丰富,4D 领航就能让你的车越开越舒服,就好像在开一台新车。

Banyan 2.4.0的更新还包括 GOA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EP MODE 赛道模式;车内更聪明的NOMI ,无麦 K 歌,与 NIO Phone 手车联动的车外超感泊车等等……一次更新的质量,就赶上了友商们的年度大型版本,让用户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原来我的车还能这样。

其实我们已经非常熟悉手机和软件的OTA升级,这些升级会从功能应用方面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但硬件的上限也决定了手机性能的上限。越来越复杂的运算和应用,包括容量越来越大的各种APP程序,都会让大多数非旗舰级别的手机,在使用数年后,难以应付最新的系统。强如手机中的钉子户“小米6”,也因为硬件的落后而为生命周期画上了句号。

作为智能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本质亦是如此,软件能力强大的背后,就是硬件的支撑。如果只是通过OTA增加一些座舱应用的小功能,对于硬件的压力还不是很大,然而涉及到驾驶模式、底盘调校、车云数据处理等环节,就必须依靠强大的硬件性能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车型的 OTA 总是“小打小闹”,就是因为它们的硬件设施根本不支持像蔚来这样的大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春节前,蔚来还针对最早的车机系统,被称为 Aspen·白杨的初代系统进行了一次 OTA 更新推送。包括最早的 ES8 创始版用户,依然可以获得新的车机使用体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蔚来第一代车型在硬件层面的能力。要知道如今还能给 2018 年的车型做 OTA 升级的厂商,已经寥寥无几了。

三、解决用户的“补能焦虑”

在新能源市场,用户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补能焦虑”,而车企用何种方式去解决这种焦虑,也是影响用户购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最早的热泵空调、大电池方案,到现在行业主流的 800v,都是车企在解决续航、补能焦虑上的各种路线。

而蔚来之所以出圈,就是因为一种独特的补能方案——换电。就现在来看,蔚来换电相较于 800v 超充最大的优势,还是数量以及布局。

截至 2023 年末,蔚来全国换电站总数超过 2300 座,累计换电超过 3500 万次。而它的第一座换电站,则是 2018 年建成的。今年春节期间,蔚来提供了 871,477 次换电服务,单日换电峰值达到 90,199 次,同比增加 44.65%;其中高速换电服务达到 308,646 次,相比去年平均每天增加 11,420 次。在春节假期各地都出现大车流的情况下,蔚来高速公路换电排队的情况都大幅降低,从下单、排队到换电完成的平均用时仅需 10 分 31 秒,别说比充电快,甚至可能比一些服务区加油都要快。

这组数字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人不理解换电的同时,蔚来车主却能自主拥护换电路线,换电也能被其它品牌车主所羡慕。

在 2023 NIO Day 上,蔚来正式发布第四代充换一体站,并且将于 2024 年 4 月开始部署。第四代充换一体站外观更具科技感,内部电池仓位增加到 23 个,最大日服务达到 480 次,单次换电时间减少 22%。

此外,四代换电站在智能化上也进一步升级,搭载了四颗英伟达 Orin x 芯片和 6 颗超广角激光雷达,算力达到 1016TOPS,没错,换电站也有和蔚来单车相同的算力,可以实现高速领航换电功能。并且拥有 60m² 站顶光伏发电系统。

并且四代站依旧是充换一体的设计,除去换电以外还能做到超充也不落下,640kW 全液冷超快充桩,最大输出电流 765A,最大输出电压 1000V,峰值充电功率 640kW。

毫无疑问,相较于 800v 充电桩的建设,无论技术储备还是场站布局,蔚来的换电还是走在了前列。

现在的蔚来换电还在往通用化的方向发展,蔚来已经与奇瑞、吉利、长安、江汽等四家主机厂签署了在换电方面的合作协议,蔚来换电站未来所服务的车型,可能将不止于蔚来。

而这就是通用化的建设,蔚来想要通过联合制定行业标准,更快更好的加速换电的推广,让用户补能更加方便。

虽说 800v 超充与换电是两种并行的快速补能方案,但就目前来看长途出行还是蔚来的换电的可用率更高,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车主在网上分享自己春节假期时的换电体验。“换电像加油一样方便”,随着蔚来建设的增速将逐渐成为现实。

- 结语

我们现在再来看,买车究竟要关注什么。“价格战”虽好,但终究不是汽车行业正向和长期发展的方向。依靠技术去提升用户体验,依靠技术去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应当坚持的“长期主义”。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讲,价格战确实是刺激市场追求销量的一剂猛药。但实际上我们更深入的观察会发现,率先介入价格战的“主力”,是产品和技术十分成熟、具备规模化效应的走量车型,早已摊薄的研发费用和庞大的产能在支撑着低价策略。而真正高价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依然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秦 PLUS 降价同时,我们可没有看到仰望U8 和方程豹 豹5 在打折。就是这个道理。

蔚来一直追求的,是在同等的价格内,用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服务,做到比友商更好的体验,令人印象深刻的换电和服务,4 颗 Orin X 芯片的算力冗余能力,莫不如此。

2024 从价格战开始,但我相信消费者在购车上依旧是理性的,或许也会有更多的车企像蔚来一样,注重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让我们一同期待。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新出行 4.5万粉丝    1014作品 关注 国内新能源汽车媒体的引领者,专注新能源出行方式电动智能汽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