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放出了一个超级重磅的消息,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据了解,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比亚迪采用的是高镍三元(单晶)+硅基负极(低膨胀)+硫化物电解质(复合卤化物)的组合方案,与上汽的聚合物路线、丰田的氧化物路线形成明显差异。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表现或更为惊艳,实测-30℃低温放电效率就能达到85%,远超目前同级产品。
在2024年,比亚迪已经成功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中试)。全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各项技术指标对比,优势明显。首先是能量密度,液态电池为200Wh/kg,而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Wh/kg,已是液态电池的2倍;快充方面,液态电池(10%-80%)需要30分钟,固态电池只要10分钟;循环寿命上固态电池也是更胜一筹,液态电池是3000次,固态电池高达10000次;极端温度适应性上,液态电池在-20℃到60℃能正常工作,固态电池则在-40℃到120℃均能保持良好状态。
再看时间表,2027年,比亚迪将要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首次搭载的车型将是纯电轿跑车型,续航里程能超过1200km,从北京到上海中途不再充电了。到2030年目标,将大规模应用到量产车上。这个目标要是实现了,目前主流车型将都能用上这种电池。按照比亚迪“加量不加价”的基调,平民价也不是不可能,再加上超10000次的电池循环寿命,从此与电池衰减焦虑就可以彻底地说拜拜了。
最后看比亚迪的产能布局,在重庆璧山基地规划的100GWh产能规划中,首期20GWh生产线计划2026年投产,目标将全固态电池成本压缩至70美元/kWh,与当前液态电池持平,首批将满足40万辆高端车型的需求,后续比亚迪合肥以及西安的工厂也或将同步启动改造。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提及,除了比亚迪车型自用,比亚迪的全固态电池还将外供其他企业。
36.00万元起!全场景智能豪华越野SUV全新坦克500智享版开启预售!
炎炎夏日,上汽大众途岳家族热度不减,7月销量再传捷报,单月劲销12,291辆,持续领跑紧凑型SUV市场。
日本评价中国发动机:想赶上日本,还有点儿难度!
近期易车榜公布了7月各款车型的销量数据,从榜单中的车型表现来看,共有三款车型实现了月销过3万,同时其他车型均实现月销超2万,除了销量的增长之外,我们也能注意到在当前电气化浪潮下
东风帮日产逆袭,7月销量超越所有新势力
不用纠结取舍!全新岚图知音配齐华为全家桶 22万元起预售开启
传承与时间方能沉淀品质 在内卷时代下我如何看待江西五十铃
皮卡7月销量丨比亚迪同比翻倍,长城持续回暖,江淮得加把劲
继N7之后再掀热潮!东风日产插混新秀N6公告图曝光 价格锚定12-15万
“3倍”轮轴比竟已滑向“拖拉机水平”?一汽丰田高管“数学打脸”雷总
7月国内车企销量TOP 10,自主品牌围剿合资,吉利继续突飞猛进
凯迪拉克为CT5/XT5等车型推送OTA升级,优化33寸9K屏交互逻辑:新增自定义工具栏、快捷控制菜单和负一屏卡片。推出“蓝莓之夜”等沉浸主题,联动氛围灯、音响和空调,提升情感化体验,强化燃油车的智能竞争力。
日前,日产中国公布的数据如一剂强心针,7月中国区销量57,359辆,同比激增21.8%,其中日产品牌单月销量51,005辆,同比增长27.5%。这一增长背后,是上市仅三个月的纯电轿车N7以6,455辆的月销成绩,扛起销量大旗。而随着插混车型N6官图发布、四季度上市计划落定,日产正......
从乡村讲台到深耕全球智造版图,龚大兴的实业创新之路
【2025年8月13日,武汉】8月13日,岚图汽车CEO卢放通过个人微博发布全新岚图知音预售信息,宣布全新岚图知音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22万元起,同步推出包括2000元订金抵扣5000元尾款,价值万元预售升级礼等预售权益。新车将于8月底正式上市。
8月14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92.9亿元,扣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等非核心损益后,实现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8月上旬,当上证指数连续攻击3674点、3731点等重要指数关口时,曾经在春节后一度领涨的机器人板块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近期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京召开,乘此东风,机器人公募会卷土重来吗?
日前,方程豹豹5夺得了2025年上半年20-30万插混销量冠军,这款头顶激光雷达、身披豹力美学,在别人眼中并不是那么“硬派”的智能SUV,却以23.98万起的定价将高阶智驾与强悍越野融合,彻底重构了消费者对越野车的价值认知
一汽奥迪开启全新“融合直售”模式,深度整合经销商体系与直营模式优势,以全国统一定价、线上与线下直连等创新举措,为豪华品牌树立销售模式创新标杆。
从代工制造到自主研发智造,从“你们中国人做不了”到世界舞台的逆袭,这条路,姜太云走了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