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安汽车没有辜负东风

长安汽车没有辜负东风

汽车K线 2235浏览 2025-05-08 IP属地: 未知

已进入收获期,却即将参与央企重组。

“尽管前路漫漫、风高浪急、任重道远,但长安汽车仍将朝着我们既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奋勇前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日前在2025上海车展,慷慨激昂地说道。

到2030年,长安汽车目标总销量将达到500万辆。6年后,若长安汽车如期实现朱华荣口中的目标,意味着销量较2024年的268.4万辆,增长近一倍。

更重要的是,长安汽车计划在资本市场加速推进长安科技融资,以及阿维塔和长安凯程上市。

对于正处在筹划与东风汽车战略性重组关键阶段的长安汽车而言,朱华荣一系列举措是为长安汽车在重组中争取“技术+资本”的双重优势。毕竟,相较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在乘用车领域,财报显示的数据表现更强。

01

就在朱华荣的豪言壮语两日后,长安汽车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可谓“冰火两重天”。

「来源:长安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长安汽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7.73%至341.61亿元;同期长安汽车销量为70.52万辆,同比仅增长1.89%(跑输行业大盘),出现增量不增收的情况。

不过,其归母净利润达到13.53亿元,同比增长16.81%;扣非净利润至7.83亿元,同比暴增601.31%。

另外,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为19.42万辆,占总销量比重27.53%,较2024年全年27.37%的占比仅略微增长。最新发布的4月产销快报显示,长安汽车1-4月累计销量为89.58万辆,同比微降0.71%。

「来源:长安汽车2025年4月产销快报

不同于长安汽车4月10日晚发布2024年报后,股价两连涨;一季报发布后,长安汽车股价在4月28日、29日遭遇两连阴,分别下跌1.38%和0.82%,股价一度逼近12元/股关口。

好在随后一波三连涨,让其股价回到接近12.5元水平,短期内呈现出“V”字曲线,截至5月7日收盘,报收于12.41元/股。

长安汽车董事、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张德勇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营收下滑主要受公司为稳基盘、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市场资源投入力度、综合单车资源同比增加影响。

「长安汽车股价走势K线图

这一矛盾的背后,恰恰折射出长安汽车处于转型期的典型特征,即在新能源与海外市场的增长动能逐渐释放后,此前的高投入与国内市场萎缩、价格战持续造成的阵痛仍未消退。

02

尽管深蓝汽车在2024年四季度实现单月盈利,阿维塔力争2025年下半年实现盈亏平衡,但长安汽车稍早前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两大品牌仅去年一年就亏损近56亿元,仍需依赖其他业务板块和外部融资输血。

2024年,长安汽车全年营收达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全口径下,营收达到2767.12亿元(含阿维塔153.5亿元),同比增长7.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37%,至73.21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3.42个百分点至14.94%。

不过相比上汽、广汽、北汽、东风、江淮以及北汽蓝谷等上市汽车央国企,长安汽车的净利润水平已是“国家队”中的No.1,甚至相比“队友”已不是一个数量级。

只是相比归母净利润高达402.54亿元和34%增速的比亚迪,以及归母净利润均破百亿元的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这些中国民营上市车企翘楚,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就略显暗淡。

对此,朱华荣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解释到,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2023年深蓝并表收益减少50.2亿元影响。

同时,长安汽车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不断加大研发、新能源、品牌以及海外等的投入,面临长期投入与短期效益的平衡,加上汽车行业全面内卷,新增市场资源投入,经营上带来效益短期波动。

03

2024年长安汽车研发投入(全口径)151.58亿元(含阿维塔26.7亿元),保持10%以上增速;过去十年,长安汽车围绕新能源、智能化、前瞻技术领域,累计投入超1100亿元。

虽然持续的研发投入令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承受一定压力,但由此取得的成果颇丰。

2024年,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全面落地,自研“金钟罩”电池搭载超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并已展开固态电池的研发;此外,新蓝鲸3.0动力平台和深蓝超级增程技术的应用,都标志着长安汽车在“三电”领域实现全产业链覆盖的同时,已从投入期开始步入收获期。

与此同时,在“北斗天枢2.0”计划下的全球首个智能汽车超级数智化平台——SDA架构,以及天枢大模型、天域OS等等,都是长安汽车实现架构革新与生态闭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正如朱华荣强调的那样,“这些投入,奠定了长安汽车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构建了面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04

去年长安汽车净利润承压,可在新能源和全球化领域仍表现亮眼,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3.5万辆,同比增长52.8%,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至45.92%。

不仅如此,在“海纳百川”计划的推动下,长安汽车2024年海外销量逼近54万辆,同比增长仅50%,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20%。单就海外销量占比这一项数据看,长安汽车甚至盖过比亚迪(9.8%)一头。

对此,不少券商机构都给予高度评价。其中,银河证券表示,“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战略有望为长安汽车带来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加速其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的转型,改善产品结构,推动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的提升。

平安证券则分析指出,长安汽车在传统自主业务盈利有所承压的同时,海外市场成为其2024年的主要盈利来源;长安汽车与华为深度合作,后续新能源车上量有望带动其新能源车业务进一步减亏,海外市场随着销量增加以及海外基地的建成投产,盈利潜力将逐步释放,维持“推荐”评级。

只不过,如今这一切都存在着变数。

05

不论是2024年的整体表现,还是2025年开局,长安汽车通过高密度研发投入,实现了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从本土到全球突破。在市场竞争加剧、智能化转型加速的阶段,能够有此表现,堪称为汽车“国家队”打了个样。

然而,就在长安汽车按其既定路线稳扎稳打之时,其与东风汽车集团的重组合并,为这家总部位于我国西部工业重镇的上市汽车集团,埋下了诸多不确定性。

虽然两家合并后,双方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超越比亚迪2024年的427万辆,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且会带来降低采购成本、研发资源互补等诸多优势。

然而,长安与东风之间存在的品牌定位重叠、管理架构调整与文化差异,可能延缓协同效应的释放。

如何让两家形成合力,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打出一记重拳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双方相对独立自主的发展策略,维持既定战略稳步前行,则可能决定着重组后的新汽车集团能够达到的高度。

Views of AutosKline:

百年长安,能让东风更盛吗?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消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K线 1.3万粉丝    2441作品 关注 理性客观、独立思考,为中国汽车业建言献策。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