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极氪合并后,前者的高管会在新公司中占据主导,淦家阅职权扩大。但在组织架构层面,比起极氪来说,吉利汽车所要做出的调整或许更多。
文|邢芮芳
编辑|冒诗阳
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
此次私有化提议的时点极具戏剧性。极氪于 2024 年 5 月 10 日登陆美股纽交所,如今启动私有化时,距离其上市满一周年,还有三天时间。
“时间不等人。”5 月 15 日下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向外界解释私有化、合并极氪的原因,“因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环境,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市场已经不会给我们容错的空间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快速的解决问题,通过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改变吉利旗下汽车品牌 “小而散、散而乱’”的现状。
桂生悦透露,吉利汽车、极氪分属两家独立上市的不同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有不同的员工激励机制,这导致了很多 “利益不一致” 的问题,很多协同可以在表面上推进,但深层的资源整合很难完成,“不同的团队各自为自己的所在的公司,争取利益倾斜。”
吉利汽车和极氪会合并为一家汽车公司。5 月 15 日,吉利控股副董事长李东辉透露,在组织架构层面,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 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而此前极氪科技的 CEO 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 CEO,不再直接负责汽车业务的经营。
“管理层的分工先确定,后面业务层面的整合,就是顺水推舟了。” 一位吉利汽车的负责人告诉汽车像素。
不久前,在极氪内部,极氪副总裁林杰开始统管领克、极氪两个品牌的营销服整体工作。在领克并入极氪之前,林杰是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如今吉利汽车 CEO 淦家阅也将统管,意味着,最终由吉利汽车的高管。
表面来看,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高管人事任命上,吉利汽车旧的管理层占据主动,但在组织架构层面,比起极氪来说,吉利汽车需要做出的改变可能更大。
“极氪的体系比吉利汽车更扁平、汇报层级更少,效率更高。” 一位接近吉利汽车高层的负责人告诉汽车像素,现在吉利汽车内部已经在做 “盘点”,后续预计将会有组织架构层面的调整。
除了激活组织,吉利与极氪合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降本。
吉利高层在 5 月 15 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公布了合并之后的三大降本目标,生产降本目标要大于 3%、研发优化目标要达到 10-20%、管理增效目标也要达到 10-20%。
按照吉利汽车、极氪 2024 年的财报,两家公司去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04.2 亿元和 97.2 亿元。如果达成降本目标,据此粗略估算,仅研发一项,合并可以节省 20 亿元以上的开支。
在此之前,领克与极氪合并时,安聪慧曾表示,产品数量将减少 20%。如今进一步合并,吉利的资源整合只会更集中。
02.
“一个吉利”多品牌
一种声音认为,吉利之所以合并极氪,是因为后者在美股的市值长期低迷。
本次私有化的定价,较公布之日极氪股价溢价 13.6%,较公布之前最后 30 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价格溢价约 20%。但即便如此,这个价格仍然不到上市前极氪 A 轮估值的一半,且仅有极氪 Pre-A 轮估值的 65% 左右。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极氪早期的投资者,不能从极氪的上市中获得足够的资本回报。
但从目前来看,吉利、极氪的合并,更多是出于对主营业务的考虑,使它更集中、更高效。
如今内卷行情下,新能源、智能化技术迭代的红利已经后劲不足,竞争者技术趋同,国内汽车行业的品牌和新产品又过多,对于某一家车企而言,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比品牌数量更重要。这是吉利整合吉利汽车、极氪,所要面对的竞争背景。
吉利的内部整合开始于去年,2024 年 9 月 1 日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发表《台州宣言》,作为吉利控股集团面向未来的战略总纲,确立了 “聚焦主业、集约发展” 的核心原则。
针对旗下汽车品牌矩阵分散、股权结构交织、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吉利启动系统性改革,重组多品牌运营体系,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构建从基础技术研发到核心部件供应的共享,同时以资本为纽带理顺控股关系,最大限度减少内耗性竞争与重复建设。
在此框架下,诞生 “一个吉利” 战略。事实上,这场整合早在 2024 年便拉开序幕。整合的第一个高潮,发生在 2024 年 11 月至次年 2 月期间,吉利控股与沃尔沃汽车先后向极氪转让 20%、30% 的领克股权,配合极氪对领克 1% 的增资,最终形成极氪控股 51%、吉利汽车子公司持有余下 49% 的领克股权结构。
彼时外界没有太关注的是,吉利控股将其持有的极氪股权全数划转至吉利汽车,后者由此以 62.8% 的持股比例,成为极氪的单一控股方。
这带来的改变是,在吉利的汽车主业上,不再是吉利控股分别持有吉利汽车、极氪两家整车公司,而是吉利控股持股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持股极氪,这样单线的股权关系。
如今看来,将极氪的股权放到吉利汽车下,已经是极氪退市并入吉利汽车,两家公司完成组织架构合并的前奏了。通过这项调整,吉利可以从一对多家汽车公司、业务主体的 “控股型集团” 向 “运营型实体” 转型。
完成合并后,吉利控股的战略控制方式更简单,除沃尔沃、路特斯、极星等外延并购而来的整车单元外,其内生汽车版图完成了整合。
股权层面之外,业务层面,吉利强调完成 “一个吉利” 的合并后,多品牌定位会继续保留。极氪对标全球豪华科技市场,领克专注新能源高端领域,吉利银河与中国星主攻主流消费市场。
三个品牌各自认领一部分价格区间,即便放在了同一个公司体系下,这种依靠价格来区分品牌的分级方式,是否是新能源时代大车企战略的最优解,还不能下最终结论。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东风日产新能源转型首款“最家”力作——N7大定用户突破1万,上市即热销,成为行业最快大定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
小鹏P7大改款亮相!何小鹏:有史以来情感投入最大的一个项目
豪华品牌一季度净利润榜:4个品牌腰斩,沃尔沃降6成?
比亚迪又被恶意造谣、抹黑,最高悬赏500万打击黑公关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对这种典型的“黑公关”行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同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不要为黑而黑,网络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试法。
东风乘用车三品牌15款车型齐聚华中国际车展
已立案!小米被诉,律师车主要求退一赔三!
质价比爆棚,吉利银河L6 EM-i称得上“国民新能源家轿”吗?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同日,东风日产在上海新能源品牌体验中心举行首批车主交付仪式,开启全国交付新篇章。
警惕潜移默化
家用SUV怎么选?零跑C16,实用与性价比全拿捏
工信部出手整顿隐藏式门把手,这些不合理设计早该管管了?
语音交互双车对比!乐道L60 VS 阿维塔07!同为中型新能源SUV谁更猛?
5月18日!江淮1van全系新能源车型焕新上市,开启绿色运力新时代
尹同跃:如何守住造车这门“良心活”
红旗抱零跑大腿!老牌豪门要靠新势力“逆天改命”?
资本市场高度看好,宁德时代为什么能成为行业龙头?
2025年的夏天,当动画电影里的哪吒还在大银幕上风风火火闹海时,现实中的哪吒汽车却悄然上演了一出“沉海”大戏。
我真的笑死了,怎么现在的“人”这么没水准啊,档位设计都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