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年销15万台到只剩722元,这家拥有40万车主的新势力,没戏了

从年销15万台到只剩722元,这家拥有40万车主的新势力,没戏了

知嘹汽车 805浏览 2025-05-15 IP属地: 未知

知嘹汽车/陈壹

2025年的夏天,当动画电影里的哪吒还在大银幕上风风火火闹海时,现实中的哪吒汽车却悄然上演了一出“沉海”大戏。

谁能想到,这家曾经以年销15万辆登顶新势力销冠的车企,如今竟被供应商一纸破产申请送上热搜,财务窟窿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目前已知的信息是,哪吒汽车存在530万的欠款,其中包含2022年和2023年的媒体试驾和广告投放。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根据网上披露的数据,哪吒汽车现存400多起司法案件、95次被执行人记录、1.45亿的被执行金额,而且,账户里仅剩722元存款。

回顾历史,哪吒汽车的经历堪称“过山车”:2022年还凭借15万辆的成绩单冲上销量榜成为当红炸子鸡,让同行直呼“卷不动”,谁知道如今却成了供应商口中的“老赖”。

戏剧的是,之前哪吒汽车的高管还集体上演了大逃亡剧情:CTO跳槽奇瑞,智驾负责人转投商汤,连CEO张勇都“人在英国,刚下飞机,仍是顾问”。

有人说,哪吒汽车的崩是内卷时代的必然,当市场从蓝海杀成红海,新势力们比拼的不再是产品力,而是“谁能熬死对手”的生存游戏。

但问题在于,哪吒汽车既没有蔚来的用户信仰,也没有小鹏的智能标签,更不像理想那样精准拿捏“奶爸车”的痛点。

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大概是“价格够低”。

在跌落神坛的过程中,哪吒汽车不是没努力过,比如当初的债转股方案。可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实则“打白条”——供应商的70%债权变股权,剩下30%分15期无息偿还。

这套路,是不是像借你钱的朋友,最后跟你说“要不我送你点公司股票抵债”。

供应商们含泪签字时,内心OS大概是“总比拿不到钱强,万一上市了呢”。

降薪裁员的操作,同样充满黑色幽默:年薪百万的高管降薪30%,年薪30万以下的员工降薪5%。表面是“同舟共济”,实则暴露了管理层的“精致利己主义”。

被裁员工拿着不足800元的强制执行款时,估计连“福报”俩字都说不出口了。

不过比起资本市场的尔虞我诈,普通车主的焦虑更显真实。

当App断网、远程控制失灵、售后体系瘫痪时,车主们突然发现自己花真金白银买的不是车,而是一台“薛定谔的智能设备”:联网功能可能随时因欠费消失,售后服务或许明天就无人接听。

有车主自嘲“以前担心电动车的续航,现在担心车企的寿命”。

当广汽讴歌退市时,广本还能接手售后;可哪吒汽车若真倒下,40万车主难道要自学汽修?

哪吒汽车的困局,撕开了新势力造车“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却忽视品牌价值的长期构建”的硬伤,当车企把“融资——烧钱——上市”当作终极目标时,用户就成了财报上的一个数字,但凡资金链断裂,所谓的“智能生态”、“用户社区”、“终身质保”瞬间灰飞烟灭。

某种程度上,这是“赚快钱”的逻辑,而这种逻辑,本质上是对用户信任的透支。

今天你为低价心动,明天就可能为售后心碎。

更值得警惕的是,哪吒汽车的案例绝非孤例,从威马、高合到极越,新势力的倒下总是伴随着“高管套现”、“供应商讨债”、“车主维权”等相似剧本。

这场淘汰赛的终点,或许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谁能在“跑路竞赛”中坚持到最后。

写在最后:

造车不是写PPT,更不是资本游戏,哪吒汽车的命运,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当潮水退去,能活下来的未必是最会融资的,但一定是最懂造车的。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知嘹汽车 1.6万粉丝    5416作品 关注 关注汽车企业动态和新技术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