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汽车情报 391浏览 2025-07-12 IP属地: 未知

当新势力车企在流量红海中搏杀,争相讲述自己“遥遥领先”的故事时,一家被市场长期低估的车企正默默攀上巅峰。零跑汽车——这个曾经被质疑“能否活过明年”的名字,如今已连续四个月稳坐新势力销冠宝座。

当镁光灯习惯性忽略这张“技术脸”,它却用最笨拙的方式完成了一场静水深流式的逆袭。

7月10日,杭州运河文化中心,历史在聚光灯下重演。四年前,C11在此初生,台下以怀疑的目光居多,“这车有戏吗?”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四年后,全新C11在这里进阶,掌声中已经站着新能源市场的全新王者。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站在台上,平静地讲述着那段“钱不够了”的至暗时刻,而台下观众已然明白:这场从“最不看好”到“销冠王者”的蜕变,绝非偶然。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沉默攀登者,用技术对抗流量荒漠

互联网造车新贵们是一等一的讲故事高手,他们擅长用华丽辞藻编织未来,这几乎是舆论对造车新势力的固有印象。

相比较而言,零跑就像闯入宴会的“理工男”,不少媒体同行对零跑汽车有这样的画像描述:这位“理工男”永远穿着格子衬衫,开口只有参数与代码。正如朱江明在发布会上的肺腑之言:“我们几乎没讲过故事。”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份格格不入的沉默,以及对于技术的执着,恰是零跑最锋利的武器。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就拿在造型设计、智能座舱、续航性能、辅助驾驶、驾控体验及安全基因六大维度实现全面突破的全新C11来说,其背后的核心支撑,正是零跑一贯专注的技术研发。

直观表现在全新C11搭载了28个感知硬件和高通8650芯片,支持高速领航辅助、通勤领航辅助、智能泊车等27项功能。更关键在于,其采用了端到端大模型辅助驾驶,将感知、预测、规划环节打通融合。这种做法简化了系统架构,减少了信息传递延迟和误差,使其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更强,并具备持续进化的基础,未来可支持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同时,零跑自研的“零博弈”人机共驾算法,重点解决了传统辅助驾驶系统退出时方向盘力矩切换的突兀感。通过精细控制,实现了方向盘控制权的平顺交接,提升人机协作的自然度和安全感。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还有这套智能座舱,零跑选择自研了新势力首个60英寸超大AR-HUD作为核心交互窗口,其16000nit的高亮度确保了强光下的清晰度。通过AR技术将车速、导航指引等信息精准融合于前挡风玻璃现实视野中,提供车速、AR、地图三种模式。核心目的在于让驾驶者视线无需离开前方道路,提升行车安全和操作便捷性。

科技平权:打破豪华配置的资本游戏

当消费者感谢比亚迪“将合资车价格打下来”时,他们不曾觉察到的是,零跑也在以更激进的方式重构智能电动车的价值体系。

在全新C11的配置表上,传统豪华品牌的“等级森严”被彻底粉碎:激光雷达、高通骁龙SA8295P旗舰芯片、杜比全景声、60英寸AR-HUD等专属豪车的配置尽数配齐。

这种“越级打击”背后是全域自研的降维攻击。四年前零跑面临经营困难时,团队没有削减配置,反而转向更极致的创新——用技术深潜破解成本魔咒。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比如零跑自研的全自主知识产权车规级智驾芯片——凌芯01,在2020年11月成功流片,性能超越Mobieye Q4。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智驾芯片量产的车企,首次在C11上使用,累计搭载超过30万片。当同行依赖供应商拼凑方案时,零跑用底层创新将技术奢侈品“白菜化”。

与此同时,LEAP3.5架构的进化更具革命性。通过中央超算平台取代传统分布式ECU,线束布局达成全球最短996米且仅22个电子控制器的高度集成,这种“神经中枢”式创新让全新C11实现48%物理部件升级,却保持价格竞争力。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相较于相当多数新势力车企的供应商组合方案,零跑自始至终坚持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以此获得技术的优势、产品的优势、成本的优势。更难得的是,在全域自研、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零跑始终坚持成本定价,不追求高毛利率,最大限度让利给用户,真正做到好而不贵。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R-HUD、激光雷达、舱驾融合大模型等等,这些动辄需多花十几万才能获得的尖端科技,在全新C11上却能以更低的价格拥有,全域自研的“零跑模式”就是解题答案。

时间的朋友:慢热型爆款的长期主义

除了埋头搞技术,坚持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外,“用户即产品经理”的理念,让C11上演了新能源市场最坚韧的增长奇迹。

没错,在当下这个追逐速成的造车时代,C11的成长轨迹堪称异类。朱江明揭晓的数字引人深思:当年零跑C11的首月订单数仅3388台,“不及某友商的百分之一”。但正是这款“非网红”车型,上演了新能源市场最坚韧的增长曲线——2021年月销千台,2022年月销四千台,2023年月销七千台,2024年10月月销过万。时至今日,还能持续热销、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除了特斯拉Model Y,就是零跑C11了。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这种“慢热奇迹”的密码,藏在用户共创的砂岩棕内饰里。2021年C11预售之后,用户通过多轮评审从“陶棕与木棕”中票选出心仪配色。全新C11不仅升级该配色工艺,更将共创机制固化:可调节腿托、细节收纳空间、底盘调校优化均源自真实反馈。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当绝大多数车企追逐短期爆款时,C11选择与用户共同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月进步一点,靠的是用户真实体验的积累,口碑越来越好,产品也越做越经典。

今年年初,笔者在和郑州一位经销商集团高管闲聊时,其谈到价格战打得太凶残,集团被迫在零跑和另一个新势力品牌之间二选一,老板思考许久后选择了持有零跑。前段时间,笔者在走访市场时,走进这家零跑店,该高管打开C11前门,展示那个精妙的雨伞槽:“上次暴雨,客户专门发微信感谢这个设计。”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零跑用八年时间证明:真正的王者,永远诞生于对用户价值的死磕。

为啥闷不吭声的零跑成了销冠?研究完全新C11,我似乎懂了

看得出来,零跑的逆袭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它只是将工程师的偏执、用户的信任与技术的深耕,熬成一剂“慢即是快”的解药。

【结语】零跑的登顶之路,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铺天盖地的流量狂欢,有的只是工程师的偏执、对技术的死磕,以及对用户价值的真诚敬畏。它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在汽车工业这场马拉松里,最终能赢得用户和时间的,永远不是最会吆喝的那个,而是能将核心技术握在手中、将用户需求刻进基因、并愿意为极致性价比付出笨功夫的那个。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情报 24万粉丝    6718作品 关注 汽车情报,中国汽车媒体新主力!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