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爱买车 0浏览 2020-03-31 IP属地: 未知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了7条召回信息,涉及五大零部件系统,共计252,672辆汽车。

 

买车君不知道你的爱车是否在此次召回的名单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说到汽车召回,不少车主都会色变,甚至怀疑车辆本身的设计和质量出现问题。其实并非如此。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要清楚汽车召回的定义

关于汽车召回,说得简单点就是依据相关要求对汽车进行缺陷消除的一个过程,由经销商或者修理店配合车企解决车辆的质量问题。而在召回的车辆中,通常是零部件出现问题,进行更换即可。以此次召回为例,总共有五大零部件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包括前桥下控制臂、安全气囊、转向系统、高位刹车灯和ASDM软件。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而在操作上,汽车召回并不是由车企单方面决定的,必须提前根据《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再按照规定时间实施规模性召回,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召回信息基本都由国家部门发布。

 

但需要一说的是,汽车召回并不都是车企的主动行为。要知道,汽车召回分为主动召回和被动召回。其中,主动召回是指车企发现问题并主动采取召回的方法解决已售出汽车的质量问题,而被动召回的意思是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后,监管部门责令车企必须采取召回措施消除产品隐患。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汽车召回中,被动召回的比例是75%,只有25%是主动召回。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召回无法避免,但并不可怕

很多人都认为汽车的质量好坏关乎行车安全性,应该杜绝召回事件。实际上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缺陷。

 

即使车辆在出厂前会进行各种各样的适应性测试,但这些工作大多是在人为设定的环境下进行测试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必然存在差异,何况一辆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加之电子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一旦某一个或几个零部件出现质量瑕疵,或者组装环节出现工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产品缺陷。因此,对于汽车这样的商品而言,零出错率往往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事实上,汽车召回并不可怕,并且在国外非常普遍,例如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常一年中召回车辆的总量要高于全年汽车总产量。这并不是因为国内的汽车质量比国外好,主要是国外的召回制度相比我国更加完善。

 

据买车君了解,现在建立车辆召回制度并且立法的有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这些国家的车辆一旦出现问题,那么车企需要发布公开说明详情,并后续会进行车辆召回,免费进行对应部件的更换解决隐患,否则会遭受巨额罚款。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反观国内,由于担心公开召回的汽车问题,会影响车辆的销售,甚至不利于整个汽车业的发展,因此很多品牌都不会召回车辆,同时国内的召回制度建立速度也较慢。

 

积极召回是利大于弊

显然,回避质量问题与用户的根本利益和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对于存在质量隐患的汽车,唯有通过积极召回才能切实地保证用户的安全,并且促使生产厂家更加注重汽车的质量问题和为进一步提高汽车的技术和生产质量的进步提供动力。

 

不仅如此,召回还可以使厂商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从而维护正当的竞争和市场秩序,同时避免给厂商带来更大的经济赔偿损失。参考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做法,成功的召回不但不会影响到汽车企业的公众信誉,相反还会给人们留下负责任、守信的好印象。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而想要国内的车企积极召回车辆,较好的方法是进一步改善召回制度。据悉,我国在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直至2013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才升级为行政法规,法律位阶低,且在内容上属于原则性的指导和提倡,不够强硬,这就给一些不负责任的车企以可乘之机。

 

另外,对于汽车召回的处罚力度也不高,违规者通常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这个罚款数额对于车企来说显然是毫无压力,这也是国内车企出现不少造假门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可在此方面进行改善。

 

除此之外,我们作为汽车使用者,面对汽车缺陷问题也应该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若发现汽车质量存在缺陷,那么可通过相应渠道来维护自身利益和督促车企改进产品质量。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又一波车型召回,涉及8个品牌共25万辆,为何说这是好事?

总的来说,汽车是一部复杂的机器,难免会存在零部件故障,因此汽车召回实属正常。而车企发现车辆存在质量问题后,主动积极地去消除隐患,也充分体现出车企的责任心。反观部分品牌,即便车辆存在质量问题,但它们选择了逃避,这才是可怕的事情。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爱买车 7万粉丝    2080作品 关注 爱车买车就上爱买车,业内最专业客观的汽车资讯平台!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