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不担心市值的上汽 凭什么拒绝华为

不担心市值的上汽 凭什么拒绝华为

车哥们 689浏览 2021-07-04 IP属地: 未知
大家好,我是方言。


如果问股市泡沫最少的车企是哪家?大部分散户一定投上汽一票。

图片


上汽做错了什么

6月30日,有网友上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在上汽集团的股东大会上,参会股东上台提问发言,期间,对上汽集团也是一顿猛批。

这位股东表示,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成为超级风口,比亚迪、长城股价涨了5、6倍,江淮汽车超过了10倍,长安也涨了3倍多,可号称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上汽,(股票)却无人问津。

也有网友评论,最惨的是全仓买了上汽股票的人,押对了方向,买错了股票。

之所以对上汽口诛笔伐,源自于投资者对上汽的恨铁不成钢。

2020年6月11日,全球车市发生了一件大事,即特斯拉市值对丰田的超越。人们惊呼,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仅在一个月后。2020年7月7日,中国车市在资本市场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比亚迪市值超越了曾经的汽车龙头股——上汽集团。

图片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比亚迪对上汽完成的不仅仅是市值超越,而是碾压。在比亚迪之后,长城汽车市值也高过了上汽集团。

而截止到7月2日收盘,上汽仅有比亚迪40%的市值。所以,看到这里就很能理解,股东为何会狠批上汽。

外界认为,比亚迪能够在市值上颠覆上汽集团,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在汽车新四化浪潮前,上汽集团需要从零开始,重新出发。

传统车企的无奈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说新四化是汽车的风口,那么上汽则完美的错过,至少在股价的体现上这样的。

一个持股三年上汽股票的散户向笔者说道:“之前认为,上汽是汽车里的茅台,只要长期持有,就会实现价值投资。可现实来看,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似乎才是汽车里的龙头股。”

不过这位散户补充道,上汽的分红还是很大方的。从2012年至今,没有一年低于过3%的水平,最高时一度达到8.5%左右,如果计算均值,大约在5%左右,可见其分红意识是相当强烈的。


上汽有错么?似乎没有。目前为止,上汽仍然是国内最高的盈利车企之一。只是,面对未来的合资股比放开,以及新四化对车市的冲击。上汽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比上汽更冤的是丰田、戴姆勒和宝马集团。要论盈利能力,宝马的吸金水平吊打国内所有新势力。但面对,蔚来、比亚迪对自己在市值上的超越,其能做的只是望洋兴叹。

 在2018年的4月,长安董事长曾说过一句“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现在看来,这句话不止是说给长安自己听,而是讲给所有传统车企。

拒绝华为的上汽 

当所有车企,都想与华为进一步合作时,上汽却拒绝了华为。

上汽拒绝华为,就好比财富向你下起了雨,而你却撑起了伞。

为何所有车企都想与华为合作?电驹编辑统计过,凡与华为传出合作过的汽车企业,其股价均有所大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汽车,自与华为合作之后,较2月初累计上涨5.4倍。此外,长安汽车、北汽均因与华为合作,股价实现涨停。

上汽拒绝华的理由是什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图片


而上汽内部的工程师也对外表示,上汽在智能车上的电子与软件架构上必须掌握自主权。这意味着,上汽集团仅仅是拒绝含电子及软件架构的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在与华为等科技公司的合作上,态度依然是很开放的。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首款同时搭载华为Hi AD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量产电动车北汽极狐阿尔法S正式上市。

而极狐华为版所采用的正是,华为自动驾驶的全套方案。

在上汽拒绝华为的背后,背后折射的问题是,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发生的微妙关系,究竟是软件定义汽车还是硬件决定汽车,两者到底谁更有话语权?

如果上汽把自动驾驶方案全部交由华为来做,那意味着上汽的整包方案、硬件选型和数据主权问题全都不在自己手中。而自己只负责生产汽车。

举个例子,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核心便是提供一个取代传统汽车架构的计算与通讯架构。

电子电气架构决定着车辆的整车布置,ECU的选型,甚至是转向、制动等核心模块的选型,而这些ECU和关键执行模块的成本,要占到了整车成本的40%以上。

选择了打包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主机厂而言,不光是在自动驾驶相关的芯片和传感器上,失去硬件选型的话语权,连底盘、转向、制动等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选型上,也得为了配合整包方案而失去话语权。

如今,造车壁垒已经由从前的上万个零部件拼合能力,演变成将上亿行代码组合运行的能力。到2030年,电子产品和软件将占据汽车50%的BOM成本。

试问,哪家车企愿意让出主动权?

上汽为何敢拒绝华为

无论华为也好,百度阿波罗也罢。这两家企业表象虽是为汽车企业提供自动驾驶服务,但两派却很难交心。

在新能源汽车还未大面积普及的今天,宁德时代在新智能汽车时代的一手遮天或许给了传统车企焦虑的理由。

或许对于陈虹们而言,一块电池已经让很多的汽车圈俯首称臣,那么再加上一块芯片,整车企业的地位是不是更会边缘化,宁德时代的春风得意和车企的落寞,在自动驾驶上是否会重演?

如果是,上汽们应该如何应对?

上汽虽然不采用华为的解决方案,但仍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在深入合作。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资成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

在智己的自动驾驶中,其采用的是Momenta的解决方案。那为何Momenta方案可以用,华为就不行?

 因为,上汽是Momenta的投资方。

今年3月,Momenta完成5亿美元融资,由上汽集团领投。不仅如此,早在2019年,上汽参与了地平线的B轮融资,一举成为地平线第一大机构股东。在今年2月,双方又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对标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

不久前在美国借壳上市的美国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上汽也参与投资。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还表示:“国内投资了清陶科技,我们是它第一大机构投资者”。

截至目前,上汽金融投资业务总体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投资企业中已有 5家在主板上市、4家在创业板上市、6家在科创板上市,不仅为上汽的技术创新打造了“新基石”,也为整个汽车行业创新转型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图片

  从上汽集团完整的产业投资布局看,其拒绝华为也在情理之中。

在一个开放、重构的时代,整车企业需要适应这个时代,时势造车,当前所有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华为的模式不适合上汽,上汽的傲娇也不是所有车企都敢效仿。

比这更重要的是,所有车企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存活方式。

 
相关推荐
车哥们 3.9万粉丝    1611作品 关注 中国青年报原资深记者马连华为您解答买车,用车难题。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